苏联工业化奇迹的背后,是1亿农民的血泪史
创始人
2025-05-28 06:03:40
0

原标题:苏联工业化奇迹的背后,是1亿农民的血泪史

1925年底,刚上台不到两年的斯大林,豪气万丈地立下flag:要在十年内建立完善的工业体系,把苏联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那一年,苏联工农业总产值中的2/3以上是由农业部门创造的,工业总产值仅占世界的4.7%,工业基础非常薄弱;而这个国家的底色,又决定了不太可能得到西方资本的援助,所以,当时很多人认为斯大林在吹牛。

毕竟,工业化是需要资金的,购买设备和原料、聘请技术人员、给工人发工资……哪一样不需要钱呢?十月革命后的苏俄长期战乱,国库早就被掏空,政府和军队都快维持不下去了,哪里还有闲钱搞工业化?

从西方列强的崛起经验来看,为工业化筹集资金,也就两条路可走:第一条是对外殖民扩张,满世界抢劫,比如大英帝国;第二条是疯狂内卷,这条路美国走得最为顺利,因为无论是本地的几千万印第安人、还是奴隶贩子运过来上千万黑人,美国人压榨起来都毫不留情。

以苏联当时的国情,搞殖民扩张是行不通的,斯大林没有选择,只能内卷。

苏联早期的经济结构,决定了内卷的对象只能是农民。苏联整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都能围绕“内卷”这个主题得到最贴切的解释:

为什么要搞“统购统销”?因为只有这样,苏联才能利用“剪刀差”从农民手里卷到更多的粮食,用于向欧美国家购买工业设备。据《苏联史纲:1917-1937》记载,苏联当时的谷物和牲畜预购合同价只有成本价的10%-15%,而农民如果要向国家购买粮食、价格却要翻几十倍,通过这种方式,国家无偿从农民手里拿走了90%以上的粮食。

为什么要推动农业集体化?因为苏联地广人稀,分散的小农经济不利于“管理”,而且生活成本也偏高,不利于上缴粮食。实现集体化之后有三大好处:组织农民多干活少吃饭,提高“生产效率”;收获的农产品直接上缴,避免出现农民私藏粮食的情况;土地被集中起来,强行推动农村工业化,然后把工业部分生产的劣质拖拉机以高价强行安排到农村,让农民为工业化买单。

为什么要制定指令性的生产计划?因为在苏联当时的农业政策环境下,农民多劳多亏,是不可能有生产积极性的。如果不通过各层官僚体系层层下放指标,恐怕整个农村经济都会陷入崩溃。支撑这个判断的依据是:斯大林执政早期苏联农业产量逐年下滑,1933年的产量仅有5年前的八成,大量农民宁愿逃荒当乞丐也不愿种地。

这里写得比较直接,由于这段历史已经过去上百年了,我觉得咱们也需要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去做总结。最重要的“客观事实”就是:先进工业国家的原始积累都是一部血泪史,这血泪要么是殖民地老百姓的,要么就是本国弱势群体的。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中东列国,这里资源储备惊人,靠卖油气就能过上发达国家的生活,自然也就不存在“血泪史”——这纯属命好,别人羡慕不来的。

1932年苏联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建成了1500多个大型工业企业,机器制造业产值是沙俄时代的9倍以上,石油、拖拉机产量均为欧洲第一,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比重也超过了70%,从落后的农业国一跃成为欧洲第一梯队的工业强国。

正当苏联工业部门还在庆祝这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功之时,一场席卷全苏联的大饥荒爆发了。1932-1933年大饥荒,导致上千万农民死亡。

苏联政府把这次大饥荒的责任甩给了“自然灾害”,但真实原因,他们心里是非常清楚的,当然,国际社会也非常清楚。

作为一个无产阶级当家做主的联盟,一上来就让自己的农民兄弟付出如此巨大的牺牲,这怎么说得通?

短短几年时间,苏联农民怨声载道,矛盾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之所以能勉强维持下去,一是因为苏联工业化非常成功,活下来的农民大量转变为工人,待遇得到了质的提升,受害者变成了既得利益者,自然就选择性失忆了;二是因为苏联民族众多,在斯大林偏激的农业政策中损失巨大的乌克兰人、在当时并没有太多话语权,这相当于承担伤害最多的那个群体没怎么吭声,所以矛盾也就被大大掩盖了;三是因为当时欧美国家的人民也过得很惨,1929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爆发,西方国家开启“比惨模式”,只有苏联经济得到了持续发展,这个事实增强了斯大林的自信,也大幅度提升了苏联人民对痛苦的忍受能力。

斯大林是幸运的,为了快速实现苏联工业化,他不惜用伤害苏维埃理论根基的方式、强行完成了工业原始积累,并且成功熬过了那一段民心不稳的艰难时刻。

但苏联这个国家,从此也就有了原罪。

原罪是不会消失的,正如西方列强推行殖民主义伤害了很多国家的利益一样,早期的苏联严重伤害了农民的利益、伤害了乌克兰的利益,这伤痕里塞满了人命,所以,遭到反噬也是必然的。

话又说回来,又有哪一种成功的背后没有原罪呢?敢于面对原罪、勇于承担责任,用“实事求是”的精神处理好历史遗留下来的各种矛盾,这才是长久之计。

相关内容

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
8月5日,敦煌市政协召开十届18次常委会议,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乌...
2025-08-07 06:02:31
2025年中秋国庆连休8天...
2025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罕见连休,从10月1日至10月8日共放假...
2025-08-07 06:01:48
夜色赶海
8月5日晚8时许,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沙滩上热闹非凡。不少市民趁着晚...
2025-08-07 05:59:20
原创 ...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
2025-08-07 05:34:03
原创 ...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
2025-08-07 05:33:59
原创 ...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
2025-08-07 05:33:49
原创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
2025-08-07 05:33:38
原创 ...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
2025-08-07 05:33:32
原创 ...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
2025-08-07 05:33:04

热门资讯

原创 孙... 顺治皇帝的陵墓得以保存至今,确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其中关键之一, 就是“神德功德碑”上那...
原创 1... 1967年的一天,开国上将许世友将军从北京参加完国庆典礼,如期回到南京家中。然而,当他打开家门时却发...
原创 他... 他是国军起义走出的将领,险些被遣散回家,55年成为开国上将 李达上将是一位传奇的将军,传奇之处在于,...
原创 历...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历史的舞台上,权力更迭如同潮汐般起伏,一个个家族或王朝在浪潮中涌...
原创 五... 晋朝在短暂实现天下大一统后,再次爆发战乱,这一次是整个汉人的浩劫。因为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国力严重损耗...
原创 八... 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踏破了中国古老的城墙,京城在战火中被掠夺殆尽,居民流离失所。清政府被迫签下...
原创 宋... 宋高宗赵构在南宋建立初期,历经战乱,一路南逃。他唯一的儿子在早年的动荡中不幸夭折,而自己又因受金兵惊...
庐山会议后,毛主席计划让彭德怀... 你能想象吗?一个身患重病的老人,在病床上还一遍遍修改一篇文章!他不是为了自己的名声,而是为了给一位战...
原创 刘... 楚汉争霸:英雄崛起与落幕的传奇 在华夏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楚汉争霸无疑是一段扣人心弦的传奇。这场波澜壮...
原创 左...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