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岁药王孙思邈,死前反复叮嘱:“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创始人
2025-05-28 05:02:27
0

原标题:142岁药王孙思邈,死前反复叮嘱:“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宋朝的名医林道说过:“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医生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还要有恒久的医德,这两者具备才算一位良医。在我国历史上,称得上良医不在少数,从先秦时期的扁鹊,到三国是的张仲景和华佗,但是被誉为“药王”的,却只有唐初的孙思邈。

孙思邈出生于541年,当时别说唐朝,就连隋朝都还没有建立,孙思邈出生在西魏,自幼遭受冷风侵袭,身体状况很差。为了给他治病,孙思邈的父母耗光了家财。而孙思邈也久病成良医,对医术莫名地感兴趣,并且立志从医。

如果不是因为年少时身患重病,或许中国会少了一个药王,多了一个著名的文人。孙思邈年少快读书,7岁学字,每天诵读上千字的文章,西魏著名大臣独孤信对他非常赏识,称赞他为神童。在孙思邈18岁时,开始学医,并且治疗周围的邻居亲人,这让他的医术不断见长。与此同时他也没有停下对知识的渴望,还研读了大量老庄的典籍,这让他在养生上也有不少心得。

其实在我国历史上,孙思邈应该算是真实年龄最大的一位,一般来说人们都认为他活过了120岁,在142岁左右。更令人惊讶的是,孙思邈去世时,给他安葬的弟子发现,他的尸体竟然和衣服一样重。这就代表孙思邈养身有道,这些从他留下来的《千金方》中也可窥见。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之济,德逾如此。”秉持着这一理念,孙思邈在生前创作了史诗级药物巨典《千金方》。这是他留给后世子孙的最大遗产,而除了《千金方》之外,孙思邈还为后人做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销毁一个药方。

孙思邈临死前反复叮嘱自己的徒子徒孙,但凡遇到一个药方都要销毁殆尽,不可让它流落民间。到底是何种药方让药王都如此激动?看完下面的介绍你就会知道,为什么孙思邈要销毁这个药方。

这个传奇药方最早源自汉朝,在东汉末期魏晋时期流传甚广,著名的魏晋名士都吸食过,很多人都猜到了,这个药方正是鼎鼎有名的五石散。五石散起源于东汉,最初是为了缓解寒症所用,经过魏人何宴的推广,很快就成为风靡一时的流行药。

实际上五石散就是一种慢性毒药,人类在服用后会感到全身燥热,神清气朗,体力增强。但是长期食用,因为五石散有严重的上瘾危害,吸食一点就会忍不住继续吸食。而一旦服用过多,就会矿物中毒,轻则残疾,重则丧命。

魏晋名士裴秀就是服用五石散而死,晋哀帝司马丕,北魏拓跋珪和拓跋宏也因此而死。著名学者名医皇普谧早年也服用五石散,等他意识到五石散之毒害时,已经残疾。

正是因为人们不知道五石散的危害,还以为是可以治病救人的良药,纷纷大量食用,这才让孙思邈感到揪心。为了不让更多人受到五石散的危害,孙思邈在生前就呼吁世人拒绝服用五石散,并且对徒弟嘱咐:“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等到孙思邈142岁即将去世时,他依旧牵挂着五石散,还反复地叮嘱后人,千万要销毁这一药方,不能够流落到民间。好在孙思邈的苦心没有白费,经过唐朝时期名医们的努力,五石散就此失传,如今也只能够在古人留下的典籍中看到五石散的身影,具体的调配比例和原材料都没有准确的记载。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医之大者,救世济民。”真正的医生不仅是医术高超,还有一颗救世济民的爱心,他们在治疗百姓的同时,也为天下生灵而操心。比如药王孙思邈,写书著作,到处行医救人还不够,遇到像五石散这样害人的药方,还要销毁殆尽,避免贻害后人。

相关内容

从滨海湾到植物园:新加坡旅...
一座城市的魅力,往往体现在它能够为不同类型的游客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2025-08-28 00:45:27
阿森纳晒埃泽酋长球场亮相视...
阿森纳晒埃泽酋长球场亮相视频:完美的欢迎
2025-08-28 00:42:50
原创 ...
引言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岂得珍珠始是...
2025-08-28 00:35:20
原创 ...
在我国南海北部湾,有三个由海水泥沙冲击形成的冲积岛。 最南边靠近海...
2025-08-28 00:34:46
原创 ...
有些电视剧里面会出现那种打更人,在夜晚的特定时间点敲打木梆子,告诉...
2025-08-28 00:34:36
《三国志·战棋版》PK5官...
哈喽大家好啊,夺宝奇谋玩法已经进入了倒计时,马上就要迎来PK5官渡...
2025-08-28 00:34:29
原创 ...
这位将军是人民武装中大名鼎鼎的“三星少将”,他先后3次被授予少将军...
2025-08-28 00:34:28
原创 ...
人之所以迷信,只是由于恐惧;人之所以恐惧,只是由于无知。——霍尔巴...
2025-08-28 00:34:17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翻看慈禧的升迁记录,会发现这样一件奇怪的事,英法联军与太平军闹得咸丰皇帝心力憔悴。他又本就体弱多病,...
原创 太... 近代的中国饱受欺凌,清朝末年的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腐朽的封建统治加上列强的入侵,使得人民...
原创 司... 三国这段历史中,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人都是“天纵奇才”,却也是一对“宿敌”。在多年战争中,貌似诸葛亮最...
原创 中...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秋季不仅仅是一个季节的更迭,更是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诗意与情感寄托。 特别是在宋...
【隋唐大运河流韵】通济探微( ... 【 诗 部】 耿汉东 喜见鸿沟下洛原,三江逐碧到平川。 襟苏抱皖两千里,拾宋拎金六百年。 一水青烟流...
原创 晚... 清朝有一个这样的职业,奔走于五湖四海各州之间供地方官员所驱使的走足之差奴役人士等,用我们现代话来说就...
原创 李... “太白入月月欲颓,胡风吹度白龙堆。”这是由李舜臣所作。在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英雄人物,不仅仅是中国存在,...
原创 隋... 1、西府赵王李元霸,李元霸胯下千里一盏灯,手中一对擂鼓瓮金锤谁也惹不起,为头一条好汉; 2、天宝大将...
揭露历史的隐秘:三国时期,最终... 揭露历史的隐秘:三国时期,最终让蜀国走向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思考一下蜀汉政...
走进台北林安泰古厝 林安泰古厝园林胜景。 林安泰古厝一角。 位于基隆河畔、滨江公园内的林安泰古厝,是座“二进五间起四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