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说起和珅,相信大家一定都不陌生。我们经常可以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和珅的形象。作为历史上最著名的贪官,和珅仗着乾隆的宠爱登上了高位,但同时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又千方百计打压同僚。很多人被和珅镇压后陷入绝望,但朱珪是个例外。经过五年的隐忍,他成为了笑到最后的人。他还在学生的帮助下成功打倒了和珅。
乾隆时期,和珅的风头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他深受皇帝宠爱,是当时最有权势的官员。他还通过卖官、贪污等方式获得了大量财富。
在他的领导下,当时整个朝廷腐败盛行,大大小小的官员都涉及腐败,但有一个例外。
这个人就是朱贵。当时的他为人非常正直,因此受到很多人的尊敬,但是和珅无法容忍这样的人。
因此,朱贵被对方排除在外,但俗话说,君子报仇不晚。五年后,他在学生的帮助下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朱珪是乾隆、嘉庆两朝的大臣。他小时候就表现出了惊人的才华。 16岁时,高中进士。他也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来他走上仕途,一帆风顺。他最初担任翰林院编修,后来晋升,最终成为两广总督。
与当时很多官员通过贿赂升迁不同,他完全是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一步步登上高位,但这也引来了和珅的嫉妒。
因为在他看来,朱贵就是一个异类,他所做的一切无疑都是在针对自己,所以他也开始排斥对方。
不过,因为朱珪在任期间并没有做错什么,所以就连和珅也与他没有任何关系。然而,1794年,他终于得到了机会。
当年,不少英军来到了两广附近,朱珪在与英军的斗争中,也俘获了不少试图登陆的英军。
乾隆得知这件事后,也很高兴,决定晋升朱珪为大学士。和珅自然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
于是,他向乾隆报告说,朱珪虽然抓获了一些逃亡的英军,但身为两广总督,却没有率兵出海抓捕蛮寇。他不仅不应该得到奖励,还应该受到惩罚。
乾隆后来得知此事确实如此,对此非常愤怒。于是他不仅没有提拔朱珪,反而将他贬为安徽巡抚。
但当时广东、广西的战船已经无法用于作战,朱珪就花了5000两白银建造了新的战船。当时战船还没有建造,朱珪自然不能去打仗,所以就被和珅骗了。
虽然乾隆被蒙在鼓里,但事情的真相还是有人知道的。此人就是乾隆十五子永琰,也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
朱贵以前是他的老师,所以他很清楚老师的所作所为,所以他很生气,而朱贵接下来的做法更是让他不解。
原来,朱珪卸任前,又留下了一万五千两银子,用来建造一艘新战船。他还问老师为什么捐这么多钱。
结果,他得到了八个字的答复:“处理外交事务固然重要,但钱才是最重要的。”老师的高尚品德也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朱珪这么做虽然一部分是出于大义,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希望笼络学生。
因为他知道,只要乾隆还在,和珅就是一座他无法翻越的山,所以想要推翻他,只能等待下一任皇帝登基。
乾隆虽然已经选定永琰作为继承人,但他保密得很好,所以当时没有人知道谁会成为下一任皇帝。
朱贵自然不知道,但他选择赌永琰,所以他也看重自己的学生,所以赢得了对方的信任。
结果,他赌对了。两年后,乾隆将皇位传给永琰,他成为了太上皇。然而事实上,此时权力仍在乾隆手中。
所以当嘉庆想重用自己的老师时,乾隆最终因为和珅的劝告才将此事压了下来,朱珪也理所应当地留在当地当小官。
三年后,乾隆去世。此时,嘉庆立即招贤纳士入宫,入南书房,掌管户部三库,并加太子少保。
与此同时,师徒二人立即开始惩罚和珅,和珅最终被判处死刑。一代贪官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面对当时和珅的打压和排挤,朱珪选择忍气吞声,终于在五年后报了仇。这也显示了他的智慧。
参考资料:《清史稿》
注:文字来自君如说石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了解更多历史故事,欢迎关注君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