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以后,秦始皇统一中原。当时秦朝的土地总面积超过350万平方公里,与我国现在的领土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汉朝时期,汉武帝开始向外扩张。卫青打败了匈奴,扩张了很多领土。然而,当时汉朝的领土只有600万平方公里。
唐朝鼎盛时期,中国的领土面积已达1000万平方公里以上。那个时候,中国才真正开始与世界交往,所以直到今天,世界很多地方的人们,都称我们唐人,可见唐朝对当时世界的深远影响。
明朝初期,因为接管了元朝的领土,自然也就占领了100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土地。然而,明朝很快就开始衰落,而且衰落得很严重。后期,明朝控制的领土只有400万平方公里。
后来有人说,清朝领土辽阔,比明朝大三倍多。我们来看看,清朝鼎盛时期的疆域达到了多少?
根据当时的条约,中国的领土面积实际上是在最初划分的中俄边界范围内扩大的。清朝末年,列强强行侵占我国领土,竞相瓜分租界。这里所谓的优惠,从表面上看,就是出租。既然是租约,就一定有归还的一天,因为这毕竟不是永久的让与。从这个角度来看,租赁的形式也是对我国领土主权的一种侧面“保护”。
而这一切“功劳”也可以归功于清朝和李鸿章。签订条约时,李鸿章坚持了99年。主要原因是,一旦租约超过100年,根据国际法规定,特许权就会变成别人的。所以,李鸿章1999年的诺言,不肯松口。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很多地方的统治权都掌握在西方列强手中。但由于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条约,世界各国仅靠占领并不能真正拥有这些领土。因此,当时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领土都是以这种非常无奈的条约的形式来保卫的。
所以,我们似乎还得感谢“康干盛世”为这一切奠定了基础。如果没有这段时间的艰苦奋斗,中国的领土恐怕只有长城以南400万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