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时期,列国之间的战斗持续了两百五十多年,虽然许多人在战场上牺牲,但也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军事将领。这些名将在战场上相互厮杀,时而联合,时而对立,展现出极高的军事才华。今天我们要盘点的,就是战国时期最为出色的六位名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传奇经历。
TOP 6 乐毅
乐毅出身于将门世家,是战国初期名将乐羊的后代。他天生才智出众,但也因此性格高傲,渴望找到一个值得信任的君主。后来,他听说燕昭王励精图治,力图复兴燕国,并且准备向齐国报仇,决定投奔燕国。燕昭王对乐毅的到来非常高兴,任命他为亚卿。当时,齐国强大,而燕国势单力薄,于是乐毅首先协助燕昭王进行内部改革。改革完成后,他联合赵国、楚国、韩国、魏国等国一同攻打齐国。虽然齐国国力强大,但乐毅的领导使得齐军屡屡失败。乐毅带领联军攻占了七十多个城市,差点彻底灭掉齐国。不幸的是,燕昭王去世,新的燕惠王对乐毅不满意,再加上齐国的田单派人施计,乐毅只好逃亡,最终投奔了赵国。
TOP 5 廉颇
廉颇是赵国的名将,而赵国正处在鼎盛时期,文有蔺相如,武有廉颇,赵惠文王更是明君,使得赵国的国力达到巅峰。廉颇能够成为名将,除了运气,也离不开他过人的军事才能。在乐毅带领的联军攻齐时,赵国的军队正是由廉颇指挥。廉颇深入齐国,攻占阳晋,威震四方,回朝后被任命为上卿。之后,廉颇继续转战四方,无论是齐国、魏国,还是秦国的进攻,都被他成功击退,显示了他非凡的指挥能力。在长平之战中,尽管廉颇未能抵挡住秦军,但考虑到秦军准备充分且兵力强大,廉颇的防守策略也可以说是当时最合适的选择。长平之战后,廉颇又大败燕军,因功被封为相。然而,赵孝成王去世后,赵悼襄王对廉颇产生了猜忌,导致廉颇被迫离开,最后在楚国去世,享年不满六十。
TOP 4 王翦
王翦是战国末期的传奇名将,也是结束战国混战的关键人物。秦国经过长期的变革和几代明君的治理,国力已经非常强盛。王翦从小就喜爱兵法,熟悉军事谋略,加上王家在秦国的地位较高,他很早就被选为秦国的随侍,深受秦始皇赏识。王翦的第一战是攻克赵国的重要城市阏与,赢得了秦始皇的信任,之后被派去征战四方。他带领秦军攻占了赵国的都城邯郸,扫荡三晋地区,攻占燕国的都城蓟,并最终灭楚国。王翦和他的儿子王贲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扩张疆土的最大功臣。王翦不仅擅长战斗,还很懂得如何为臣,尽管秦始皇曾一度怀疑他,但很快又放下了疑虑,王翦最终得以善终。
TOP 3 李牧
李牧是赵国的最后一位名将,也是战国末期最杰出的军事人才之一。尽管赵国当时国力已经衰弱,李牧却在赵悼襄王时期崛起,成为赵国北疆的守护者,成功抵御了匈奴的侵扰。他不仅在边疆屡战屡胜,还大破匈奴军,斩杀了数万敌军,甚至迫使匈奴单于逃跑。北疆的局势安定后,李牧接手了赵国的主要军事任务,成功击退了秦国的进攻,并在宜安之战中重创秦军,获得了“武安君”的封号。可惜,赵王迁受到了秦国的反间计,最终李牧被诬陷并被杀。李牧去世后不久,赵国便在王翦的进攻下灭亡。
TOP 2 白起
白起是战国时期最为著名的名将之一,堪称“杀神”。他起初从士兵做起,凭借着出色的战功被晋升为左庶长,得到了魏冉的赏识。在韩国与魏国联手防守秦国东进时,白起被推荐为主将,带领秦军取得了伊阙之战的辉煌胜利,彻底击败了韩魏联军的二十四万大军,俘虏了魏国主将,并且占领了韩国的大量土地。此战后,白起声名大噪,并被任命为国尉。随后,白起继续征战,攻占了七十多个城市,歼灭敌军百万。通过伊阙之战、华阳之战和陉城之战,他让魏国和韩国衰败,甚至让楚国元气大伤,最后通过长平之战重创了赵国。白起为秦国的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因其威望过高而得罪了秦国的权臣,最终被赐死。
TOP 1 吴起
提到战国第一名将,非吴起莫属。吴起最初率鲁国的军队大败齐军,之后投奔魏国,在魏国帮助其夺取了河西之地,并训练出著名的魏武卒。在阴晋之战中,他率魏武卒大破秦军,名震四方。吴起不仅精通兵法,还通晓儒家和法家,志向远大,最终希望能找到一个能够发挥自己全部才能的地方。于是,他投奔楚国,得到了楚悼王的赏识,官至令尹。吴起上任后,对楚国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迅速提升了楚国的国力,使得楚国在战国后期逐渐崛起。吴起的改革和变法堪比商鞅变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楚悼王去世后,吴起被楚国贵族联合陷害并杀害。
战国时期,涌现出无数名将,但其中以乐毅、廉颇、王翦、李牧、白起和吴起最为卓越。乐毅几乎消灭齐国,廉颇和王翦也立下了赫赫战功,而李牧、白起和吴起则堪称战国时期的顶尖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