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首名为《没出息》的歌曲在网络上火爆传唱,其旋律深入人心,歌词则极具普适性,似乎能够套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几天前,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建新也紧跟时尚潮流,撰写了一篇题为“没出息”的文章,关注的是象棋的“没出息”,并提出要让象棋变得“有点出息”。
几个月前,李建新发表了另一篇与象棋有关的文章《莫让狐狸戴草帽》,该文揭露了象棋界“正义”联盟的虚伪面貌,广受棋友们好评,纷纷称赞这篇文章勇敢揭示了行业的丑陋一面。
在这篇《有点“出息”》的文章中,李建新毫不留情地批评了象棋界的诸多问题,尤其是那些长期困扰行业的“没出息”顽疾,这些问题如阴霾般笼罩着象棋,损害了行业的尊严与生命力。他指出,象棋行业的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诚信缺失、商业化困境和专业精神丧失。
首先,文章针对一些棋手在比赛中使用无线信号或屏蔽器的行为进行批评。虽然李建新在文中没有点名具体人物,但可以推测,他提到的这些违规行为可能包括郑惟桐使用屏蔽器的事件,或是某些老牌棋手的作弊手段。例如,万姓大师可能使用了无线信号,而“卒5平4”事件也是一个早前媒体报道的作弊案例。李建新批评了赛事组织方对这些行为的放任态度,认为这种不作为破坏了体育竞技的公平原则,让人对象棋的管理状况产生极大的质疑。
其次,李建新在文章中提到,象棋界缺乏对商业化价值的深刻认识,导致比赛奖金长期处于低水平,棋手的收入难以维持基本生计,尤其是对普通棋手而言,生存问题更为严峻。他认为,象棋的管理者没有创新意识,传统的办赛模式和传播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这也使得象棋行业难以吸引足够的赞助与投资。随着人才流失的加剧,象棋行业的未来更加堪忧。
此外,李建新还直言不讳地指出,象棋比赛的组织与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赛事混乱、场地条件差、设备故障频发、赛程安排不合理等。这些问题反映了象棋行业存在应付性办赛的现象,管理者并未从细节上追求精益求精,整个行业显得疲态尽显。李建新认为,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象棋行业“没出息”的体现,若继续放任不管,象棋最终会面临消失的风险。
文章的核心思想可以总结为:象棋管理者长期以来的不作为,导致了整个象棋行业的“没出息”。李建新指出,象棋行业的惨淡局面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长期不作为的结果,管理者应为此负主要责任。
最后,李建新提到,尽管象棋界已有诸多问题,但这些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包括“消极和棋”、默契棋等不正之风依然存在,买卖棋现象也没有根除,尽管一些棋手因作弊行为遭到重罚。李建新表示,象棋的“没出息”现象仍然严重,行业如烂泥扶不上墙,前景堪忧。
至于如何打破这一困境,李建新在文章结尾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但他也坦言,当前的管理者似乎并不愿意听取这些意见,象棋行业的改革无望。因此,他认为象棋可能会继续在“没出息”的道路上滑坡下去,直到无法回头。
下一篇:原创 日本围棋史上的三大棋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