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剧《如懿传》中,四阿哥弘历原本打算选择青樱为福晋,却被皇帝阻止,最终富察琅嬅取而代之。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青樱只能退居为侧福晋。此番福晋之争,也为未来的后宫争斗埋下了伏笔。 不仅如此,许多观众注意到,和青樱同一批参加选秀的女子,她们的最终位份差距极大。有的与青樱一样被封为侧福晋,有的仅是庶福晋,还有的则仅是格格,真可谓是有些人得宠,而有些人却失落。
同为女性,为什么她们之间的地位差距竟然如此悬殊? 福晋 福晋是清朝专有的称谓,指的是亲王和郡王的正妻,是这些身份中的最高地位。古代讲究嫡庶有别,嫡字代表着身份的尊贵。在皇室家庭中,亲王与郡王担负着延续家族血脉、开枝散叶的重任。除了正妻外,他们通常还有许多妾室,但无论妻妾如何多,福晋只有一个,福晋所生的子女也将是嫡子嫡女,是爵位的第一继承人。 能被封为福晋的女子,几乎都是来自显赫勋贵家庭,她们的婚姻是王室与权臣之间的结合。每次婚礼都会有严格的仪式程序,福晋的册封礼由礼部主持,朝廷会专门为她们定制冠服,并把她们的名字刻在玉蝶之上,以彰显她们的皇室身份。 在王府中,福晋相当于女主人,后宫的事务都由她一手掌控。如果福晋愿意,还可以收养妾室的子女,并且在家中地位一如既往,直至她们的孩子出人头地,福晋始终是孩子的唯一母亲。 侧福晋 侧福晋这个词只是将福晋前加了一个侧字,但其地位却与福晋大为不同。顾名思义,侧福晋是王爷的侧室,属于妾的一种,但她们与普通妾室不同。 侧福晋是除了正妻福晋外,地位仅次于福晋的女人。只要她们来自显赫的家族,或者能为王爷生下子嗣,便可以通过朝廷批准,由礼部册封为侧福晋。与福晋一样,侧福晋也会获得专门的冠服,她们的名字会被正式记录在册。拥有玉蝶和冠服,她们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皇家贵族,地位比起其他妾室高出不少。虽然仍不及福晋,但她们已经是王府中的半个主子。 侧福晋所生的子女不属于庶子庶女,而有一个特殊的称谓:侧出。这些子女的地位几乎与嫡子等同,如果福晋去世,侧福晋便可被扶正,孩子也会顺理成章地成为嫡子。 庶福晋 与侧福晋相比,庶福晋的地位则低得多。虽然庶福晋的头衔中有福晋二字,实则与福晋毫无关系,这个称号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性的面子称谓。 庶福晋并没有经过正式的册封,因此在皇家中并不被承认,地位上与普通妾室差不多,几乎没有任何话语权。庶福晋所生的孩子,地位也很低,他们都是庶子庶女,在清朝的社会结构中,庶出子女往往无法继承爵位或品级,甚至有时会被当作家族利益的工具使用。格格 格格这个称谓并不专指皇帝的女儿,而是皇亲贵胄之女的通用称谓。无论是王爷、贝勒还是国公的女儿,都可以称为格格。然而,格格的地位并非统一,她们的身份也有高低之分。 服侍王爷的格格,通常属于最低层次的格格,实际上是侍妾的一种,地位极为低下。她们大多出身贫寒,甚至有些原本只是王府中的丫鬟,因与王爷有过肌肤之亲,才被称为格格。 这些格格在王府中的地位,仅比普通丫鬟略高一些,她们的日常工作包括端茶倒水、洗衣做饭等。她们除了要伺候王爷外,还要服侍府中其他贵妇人。只有生下儿子,才可能通过母凭子贵得到提升的机会。 同为女性,她们的命运却截然不同,造成这种差距的根本原因,正是封建王朝男权至上的社会制度。看到这些差异,你是否会更加庆幸自己生活在现代社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