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载了一个名叫巴清的女性,她是一位寡妇,也被称为巴寡妇清,是历史上第一个被正式记录的女性人物。甚至连秦始皇也对她非常尊敬。《史记》和《汉书》都有对她的详细记载。 《史记·货殖列传》提到:巴宾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小。清,宾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得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这里表明,巴清是一个成功的女性,她不仅继承了家族的财富,还能保护家族的利益。秦始皇因其守节而尊敬她,还为她修建了女怀清台。
《汉书·货殖传》则记载: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人不敢犯。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同样强调了巴清在家族中的地位和她在秦始皇眼中的尊贵。 《史记集解》进一步解释道,巴清来自战国时期的巴国(今重庆地区),她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女性企业家之一。她在秦始皇陵建设过程中提供了大量的水银,其在政治和军事上的特殊地位使得她成为国家的上宾。 巴清的家族姓清,来自战国末期的枳邑(今重庆市长寿区)。她18岁嫁给了一位姓巴的丈夫,丈夫从事丹砂生意。两人共同度过了四年后,丈夫去世。为了继承家业,巴清决定守节,不再改嫁,并一心经营家族事业。她的家族在采炼丹砂上有着独特的技术,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巴清管理家族后,仆人超过1000人,私家保镖有2000人,跟随她谋生的人更是多达上万。她凭借着庞大的财富,保障了周围一带的安全。 秦始皇即位后,为了寻求长生不老的秘密,他要求炼丹,而水银和丹砂是炼丹的重要材料。巴清提供了这些宝贵的资源。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时,巴清也积极捐助资金,支持朝廷的军事开支。每当朝廷需要资金时,巴清都会毫不犹豫地捐献,因此秦始皇对她非常尊敬。 巴清的财富和家族势力覆盖了今天重庆市的大部分地区。当时重庆人口约为五万,而跟随巴清家族的人数已达到一万。她是历史上第一位如此成功的女性老板,对后世影响深远。 秦始皇推行专制,加强对女性地位的认可,打破了古代女性低下的礼制,重视商业发展,并特意封巴清为贞妇。为了表彰她的忠贞,秦始皇甚至在她的家乡重庆为她修建了女怀清台,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为女性修建纪念台的人。这一举动在当时是空前的,秦始皇给予女性如此高的评价,在历史上极为罕见。 宋代刘攽在《女贞花》诗中提到:巴妇能专利丹穴,始皇称作女怀清。此花即是秦台种,赤玉烧枝擅美名。由此,女贞子、女贞花等名字也因巴清而广为流传。 在春秋战国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几位企业家中包括范蠡、子贡、白圭、猗顿、郭纵、乌氏倮以及巴寡妇清。巴清是唯一的一位女性,足以令人惊叹。秦统一六国后,实行专制统治,强制让六国的富贵之家迁往咸阳,其中也包括巴清。尽管表面上是给予特殊礼遇,但实际上这也是对她的一种监控和限制。不久,巴清在咸阳去世,成为历史上一位传奇女性。她的灵柩被运回家乡,葬于长寿龙山寨。 尽管巴清的一生已经结束,但她的传奇故事却永远流传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