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许多外国人来中国访问时,能够进入毛主席的小书房成了他们的一项荣耀。而如果能得到周总理的接见,也同样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对于来华访问的外宾来说,这两件事几乎成为了他们最为追求的目标。 1975年4月,尽管周总理的病情已变得更加严重,他依然几乎满足了所有来华外宾的接见请求。由于病痛的折磨,周总理的体重明显减轻,身体也显得虚弱,但只要有可能,他还是尽力去接见外宾。据统计,在那一年半的时间里,总理虽然长期住在医院,却接见了超过60批外宾。
有一次,突尼斯总理来访时,周总理刚刚做完手术,身体非常虚弱,还无法下床活动。尽管如此,外交部并没有直接告诉突尼斯总理这一情况,只能反复表示请他谅解。突尼斯总理感到非常为难,因为其他的外宾在访问时都得到了周总理的亲自接见,唯独他没有。因此,回国后他很难向国内解释。 周总理的秘书钱嘉东回忆说:据一些同志说,突尼斯大使在外交部反复提出请求时,几乎是跪下来请求的。(《百人访谈周恩来》p451) 面对这一情况,外交部最终将情况汇报给了周总理。周总理决定带病会见突尼斯总理,接见地点选在了医院。 那天,突尼斯总理来到医院。进入总理的病房后,他看到周总理依旧躺在床上,身边的医疗设备仍在工作,许多管子连接着各种仪器。看到这一幕,他十分震惊,内心感动不已,难以言表。事后,他一再向中国外交部表达歉意。 在这次会见中,突尼斯总理几乎没说什么话,见面后便匆匆离开,而他心中的感激之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 通常,周总理接见外宾的消息都会登上报纸,并配有照片,但这次例外。由于周总理的病情需要保密,无法公开拍摄他的照片,因此这次接见并没有对外报道,也没有任何照片公开。钱嘉东说:这件事可以说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但对总理来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对人民有益,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去做。从这些事情中,我们看到了总理崇高的品德和伟大的人格。 此外,陈冠任编著的《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凝聚在毛泽东旗帜下》一书中也记录了这一事件。这本书是《大河向东:他们为什么追随毛泽东》的续集,两本书都成为了中共党史出版社的畅销书,深受读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