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秋天,延安收到了一批由蒋介石送来的药品。这个过程中波折不断,暴露了国民党内部严重的腐败问题。
蒋介石为什么会突然向延安提供药品呢?事实上,蒋介石并没有真心想帮助八路军。他并不希望八路军得到任何援助。其实,这批药品是国际社会为支援中国抗战而提供的一部分,国际社会明确要求其中一部分药品必须送给共产党。由于蒋介石当时急需国际社会的支持,不能完全私吞这些药品,只得勉强照办,按照要求将药品送给八路军。
至于具体由谁负责送药,蒋介石考虑了很久,最终决定由金诵盘来执行这个任务。那金诵盘到底是谁,为什么蒋介石会如此信任他呢?
金诵盘,江苏苏州人,家族世代行医,他不仅精通传统中医,还对西医有着深入的了解,成为了闻名遐迩的医学家。因为成功治疗了孙中山的病,金诵盘获得了“医国手”这一荣誉称号。在孙中山的推荐下,金诵盘与蒋介石结为金兰兄弟。甚至孙中山为金诵盘的儿子取名“金定国”,其中的“国”字,和蒋经国、蒋纬国一样,象征着他们之间的特殊关系。
然而,蒋介石后来走上了反革命的道路,金诵盘对此感到深深失望,最终与蒋介石断绝了关系,回到了上海继续从医。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全面抗战开始,金诵盘不再纠结过去的恩怨,决定响应蒋介石的号召,担任了国民政府卫生勤务部部长。在黄埔军校任职期间,金诵盘与周恩来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志同道合,关系亲密。因此,这次负责送药的任务,金诵盘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
然而,金诵盘并未料到,这次前往延安的任务竟然充满了重重阻碍,令他气愤不已。
金诵盘整理好药品清单后,指示副官刘某去仓库取药。可是,刘副官拿回来的药品却都是一些过期药物,其中有些甚至发出腐臭的气味。金诵盘十分生气,立刻亲自前往仓库查看情况。当他与仓库负责人碰面时,对方似乎并不认识金诵盘,便摆起了官架子,说:“没有军医署林署长的命令,给你们这些药品就算不错了!”听到这些话,刘副官不禁大声喊道:“你眼瞎了?这可是卫生勤务部金部长!”金诵盘的职务远高于军医署的林署长,仓库负责人听到后脸色瞬间大变,立刻变得恭敬无比,低下头道歉,表示自己不知道金部长亲自到来。
金诵盘一直看不惯这些谄媚奉承的人,便不再理会他,直接把药品清单摔在桌上,要求他立刻按照清单准备药品。面对金部长的威严,仓库负责人不敢再耍花招,立即挑选了最好的药品,装了整整五车。
金诵盘原以为一切都将顺利进行,但没想到,车队刚进入陕西,便遭遇了胡宗南的部队拦截。胡宗南的部队要求必须留下其中一车药品,否则车队无法继续前行。即便金诵盘身份显赫,也未能改变局面,拦路的士兵根本不认识金部长,还嚷嚷着:“就算胡长官来了,这车药也得留下!”金诵盘无奈,只得亲自去找胡长官。
胡宗南曾在黄埔军校接受过金诵盘的治疗,和金诵盘有着深厚的情谊。胡宗南得知是金部长亲自前来,迅速派人去处理拦路的士兵,车队才得以顺利放行。
表面上看,这些事情似乎是偶然发生的,但实际上它们暴露了国民党军队内部的腐败现象。很多国民党官员和军人深受金钱交易的驱使,什么事都得通过贿赂才能办成。甚至一些前线的将士们已经快要断粮断弹,而后方的官员们仍然要求先收礼,才会发放粮草和弹药。不然,他们就让前线的士兵饿死或战死,自己却丝毫不受影响。
金诵盘曾对国民党抱有过一些理想和幻想,但在经历了这一系列事情后,他彻底放弃了这些幻想。尤其是在他抵达延安后,见到了毛泽东、周恩来以及延安人民的简朴生活和艰苦奋斗,他被深深打动。亲眼见到那里的军民勤劳勇敢,他最终彻底站到了共产党一方,成为了共产党的朋友。
新中国成立后,金诵盘因为曾担任过国民政府的职务,被关进了监狱。周恩来得知后,立即指示:“金先生是我们的老朋友,不能这样对待他。”不久之后,金诵盘被释放,并担任了苏南行署卫生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和江苏省卫生厅顾问等职务,直到1958年去世,享年6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