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流传已久的历史名言,出自古代史书,但它深刻揭示了历朝历代更替的规律。一个国家能够兴旺发达,离不开民众的支持;相反,如果失去了民心,国家就难免走向衰败。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最大的危机往往来自民众心中萌生的“国家与我无关”的想法。
在古代中国,皇权至上的思想深入人心。尤其是在战乱频繁的年代,贵族和统治阶层掌握着召集军队、动员百姓的权力,而普通百姓只能被动服从,参与战争。对于他们来说,国家仿佛是一个遥远而抽象的存在,他们与国家的联系非常间接,因此缺少归属感和责任感。这种背景下,“国家与我无关”的观念便逐渐形成。 那么,这种“国家与我无关”的思想会带来哪些风险呢?我们可以从一些具体案例中看出端倪。前不久,韩国爆发了一起引人关注的医生集体罢工事件。这次罢工不同于一般的小规模抗议,它波及全国,导致超过90%的医院几乎瘫痪。更极端的是,一些顶尖医生甚至选择辞职,打算到其他国家寻找工作机会。那么,是什么原因让韩国医生作出如此激烈的举动呢? 事情的起因是韩国政府计划大幅增加医护人员的数量。这个政策本意是为了改善医疗服务,增加医护力量,对国家和患者都是利好。然而,医生们对此感到强烈不满,因为扩招意味着他们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可能受到冲击。韩国医生的社会地位非常高,收入几乎仅次于检察官等职位。如果扩招实施,现有薪水将被更多人分摊,医生们自然难以接受这种变化。 为了保护自身利益,韩国医生选择罢工甚至辞职,不顾国家的未来和患者的健康需求。这是典型的只顾个人利益、舍弃国家利益的行为。从中可以看出,在一些以资本为主导的行业中,一部分人往往只关注赚钱,而对国家长远发展漠不关心。这无疑是现代社会“国家与我无关”心态的一个缩影。 经济学上有一句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似乎国家的稳定与经济繁荣紧密相关。但实际上,财富只是国家平稳发展的基础,而非国家存在的根本。一个国家能否长久,最重要的是民众的支持和认同。中国历史中有许多实例证明了这一点。 以元朝为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统治的朝代,它最终灭亡的原因就是失去了民心。在元朝统治期间,统治阶层与百姓关系疏远,底层民众遭受长期压迫,积怨极深,最终人民起义推翻了元朝。 清朝的情况同样如此。很多外国史料记载,在外敌入侵时,百姓几乎没有抵抗,甚至有人主动为外敌提供帮助。在他们看来,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已经失去了合法性,与其继续忍受压迫,不如助纣为虐。这种现象也充分反映了“国家与我无关”的深刻危害。 那么,民众的观念真的能决定国家命运吗?韩国的罢工事件提供了警示,而法国的情况更能说明这一点。近年来,法国在大麻合法化问题上争议不断。大麻合法化背后,隐藏着大量商人利益。这些人为了私利,推动大麻合法化,尽管知道大麻泛滥会给社会带来严重问题,但他们完全不关心国家的未来。对他们来说,无论国家未来如何崩塌,只要能赚钱,自己就能搬到其他国家继续生活。国家在他们眼中,只是赚钱的工具。 相比之下,中国则完全不同。中国民众对国家有高度认同和支持。重庆大火的扑救行动便是最鲜明的例子。当时火灾发生在山上,许多消防设备无法到达现场,但许多年轻人自发组织起来,用摩托车将救援物资送上山。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只为扑灭大火,保护国家和人民的财产。这种行为充分体现了自发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他们心中,国家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所谓“先有国,再有家”,这是每个中国人内心深处最坚定的信念。 中国民众对国家的信任,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对警察和公安机关的信赖。公安机关代表国家力量,是民众最为信任的机构之一。中国人深知,只有国家强大,才能更好地保障个人安全和福祉。在这种信念下,中国社会保持了相对稳定与安全,国家也逐步崛起,走向世界舞台。 反观美国,这个民间持枪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其国民早已习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生存方式。在遇到问题时,人们更多依赖自己而非国家,这导致民众对国家认同感逐渐减弱,国家力量也随之削弱。长期下去,美国可能面临更严重的社会分裂和动荡。 真正理想的状态,是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双向奔赴。民众对国家的认同与支持,是国家逐步强大的根本保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正是无数优秀人才放弃高薪,选择报效祖国,才让中国发展至今。如果中国民众心中没有国家,国家的强大就只是空谈,也许今天的中国,甚至还不如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