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成曾经在自述中提到过太平天国的创业历史,他说:当时知道要建立国家的,只有六个人,其他人都还蒙在鼓里。这六个人分别是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和石达开,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首义六王。 在这六人当中,真正能支持金田起义,具备硬实力的,主要是韦昌辉和石达开。因为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和萧朝贵,实际上都依赖神权来迷惑别人,而这种神权本来就不存在。要不是为了避免信仰上的分裂,早有人想揭露这一切了。 韦昌辉和石达开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根本不相信拜上帝教,也不感兴趣杨秀清所说的天父下凡或者萧朝贵所说的天兄下凡。他们真正的优势是拥有创业所必需的资源:资金和兵力。 韦昌辉出身富裕,家族强大,他是金田起义中重要的资金支持者。而石达开在客家人中有着很高的威望。金田起义时,尽管包括家属在内,起义军总人数不足2万人,但韦昌辉和石达开带来的人马就接近8000人。 冯云山在发展拜上帝教时,用了几年才积攒起3000人,而韦昌辉和石达开加入后,凭借他们在地方的影响力和强大的资金支持,教徒人数在短短一年内就达到了4万多人。粮食和兵力的保障,主要靠韦昌辉和石达开。 李秀成在自述中提到,参与拜上帝教的人,最初是为了填饱肚子,听说有饭吃,大家就加入了。那么,粮食从哪里来呢?答案就是圣库,而圣库的资源,基本上是韦昌辉和石达开的投入。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太平天国能够发展壮大,离不开韦昌辉和石达开;但它的衰败,也与他们密切相关。北王冯云山和翼王石达开的斗争,使得太平天国元气大伤,难以恢复。
那么,究竟谁对太平天国的伤害更大呢?李秀成在自述中给出了答案:韦昌辉对太平天国造成了严重损失,而石达开则让太平天国受到了致命打击。尤其是翼王石达开的破坏性,远远超过了北王冯云山。 韦昌辉对太平天国的伤害,主要体现在天京事变。他不仅杀害了杨秀清及其党羽,还导致了2万多人的死亡。然而,天京事变的规模扩大,韦昌辉负有直接责任,洪秀全和石达开同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李秀成在自述中提到:东王专横,北王、翼王不服,密议诛杀东王及其兄弟三人,其余都不能多杀。实际上,杀东王杨秀清是天王、北王、翼王三方的共同决策,他们需要联合起来,对付这个因为天父传言而拥有大权的东王。 按照约定,本来应该只杀三人,为什么最后却杀了2万多人呢?显然,韦昌辉是最大的责任人。 当洪秀全派人下令时,韦昌辉当时正在瑞州,石达开在武昌,距离相同。韦昌辉选择回去勤王,而石达开则选择旁观,洪秀全也没有发布任何书面命令或圣旨来支持韦昌辉。 结果,杀害杨秀清的责任就落到了韦昌辉一人头上。由于东王势力强大,韦昌辉为了自保,选择了扩大事态的规模。他开始滥杀,石达开虽然回来后对他进行了斥责,但他却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来阻止。 如果石达开能够按时回京,带着兵力来,或许能够震慑东王的残余势力,韦昌辉即便有心乱动,也不得不顾及翼王的态度。 然而,石达开并没有及时回来,甚至有些明显的不愿意回来,这才导致了原本约定的只杀三人,最终却演变成了2万多人的死亡,兄弟们陷入了内斗。 天京事变,韦昌辉和石达开都有责任,责任相当,所以李秀成认为这次事变是太平天国灭亡的重大原因之一。 韦昌辉滥杀之后,洪秀全和石达开联合起来对付他,北王冯云山被斩首。接下来的太平天国局势,逐渐演变为洪秀全与石达开之间的博弈。而石达开对太平天国的伤害,可以用釜底抽薪来形容。 1856年12月,石达开回京,他当着群臣的面强迫洪秀全处决燕王秦日纲和佐天侯陈承瑢,否则他坚决拒绝回京辅政,洪秀全只能答应他的要求。 石达开这一举动让洪秀全感到非常忌惮,但由于石达开功劳显赫、威望极高,洪秀全只能一方面拉拢石达开,一方面又进行打压。 洪秀全拉拢石达开,主要是让他担任通军主将,名义上负责全国的兵马,还封他为义王。石达开接受了军职,但拒绝接受王爵,依然自称翼王。 而打压石达开的方式,是封洪仁发、洪仁达为王,共同参与政务。此外,石达开并没有被授予行政上的最高职务军师,这一点让他极为不满。大家都知道,太平天国的永安五王中,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和韦昌辉都拥有军师的头衔,唯独石达开没有。此时,其他四人已经不在了,石达开独自一人,却依然没能得到军师的职务,这显然是洪秀全的策略。 直到1859年,石达开转战湖南时,才正式被封为军师。此时,石达开已经脱离了太平天国,自己另立门户,洪秀全为了缓解众将的不满,才形式上给了石达开军师的头衔。 洪秀全限制石达开的权力,这种情况其实是很正常的。在历史上,君臣之间的猜疑时常存在,一旦臣子权力过大,君主的地位就会受到威胁。这种矛盾是难以避免的。 石达开似乎并不在意这些,随时可以与洪秀全分道扬镳。石达开的单干,对太平天国的影响可以说是致命的,李秀成称其为至大误。太平天国的十大错误中,北伐的失败和石达开出走是至大误,其他问题则属于大误。 为什么说这是至大误呢?有两个关键因素。 首先,石达开的单干直接导致了太平天国军事局势的恶化。无论是在天京战场、皖北战场,还是江西战场,石达开带走了大量精锐部队,使得清军有机会进行全面反击。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的精锐力量已经不多,石达开又带走了大部分强兵,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九江的战斗中,胡林翼的湘军围攻九江,林启荣两次写信请求石达开支援。然而,石达开虽然就在附近的安庆,却没有派兵救援,眼睁睁看着林启荣失败。 如果石达开能出兵,和太平天国共同防守九江,局势肯定会有所不同。 最终,石达开的出走直接导致了中枢的权威丧失,这也是洪秀全滥封王爵的一个重要原因。 杨秀清和石达开虽然都对洪秀全有异议,但两人的情况不同。杨秀清以天父下凡的名义压制洪秀全,太平天国的百姓也理解这是天父打儿子,所以并没有影响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