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三国的猛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一吕二赵三典韦”,但事实上,这个排名并没有任何历史依据,仅仅是大家口口相传的顺口溜。那么,真正的三国猛将是谁呢?在三国正史中,许多猛将的事迹被记载下来,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十位,然而,马超和赵云却并未进入这份榜单。 第十位,甘宁。 受《三国演义》影响,很多人对东吴的猛将抱有偏见,认为他们的战力不如其他势力的猛将。虽然相较于曹魏和蜀汉的猛将,东吴的猛将确实略逊一筹,但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差。东吴的存在,若没有这些猛将的贡献,是不可能持续那么长时间的。甘宁便是其中之一,东吴正史中的猛将之一。甘宁本是土匪,曾以打家劫舍为生,后来他意识到这种生活无法长久,于是改邪归正,先投靠刘璋,后又转投刘表。最终,他加入了孙权的阵营,成为东吴的猛将。凭借甘宁的加入,吴军的战斗力大大增强,许多关键战役都由他参与。在江夏郡攻占战中,他为孙坚复仇,并在与曹军的对抗中取得了难得的战功。“百骑劫曹营”的故事,更是广为传颂。尽管甘宁才华出众,但由于与孙权意见不合,最终被逐出权力中心,未能获得应有的荣誉。 第九位,孙策。 在古代,军功有四项,分别是先登、破阵、斩将、夺旗,而其中含金量最高的正是斩将和夺旗。孙策作为东吴的奠基者之一,其战绩非常出色。未成统帅时,孙策总是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屡次斩敌,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成了东吴的领袖后,他继续屡次率军出征,创造了众多先登破阵的战功,成功地为东吴打下了基业。没有孙策,东吴的历史恐怕不会那么辉煌。 第八位,张辽。 张辽虽多次换主公,但在曹操麾下他展现了极强的战斗力,尤其是在著名的逍遥津之战中,他带领八百人奋勇抗击十万吴军,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尽管张辽的勇猛在历史上备受赞扬,但由于东吴军队的战力较弱,张辽的战绩虽然卓越,依然无法与北方强大的陆军抗衡。因此,他在三国正史中的排名并未居于更高位置。 第七位,乐进。 三国演义中的乐进战斗力被低估了,事实上,他在正史中是一位非常强悍的猛将。乐进作战时,经常带头冲锋,是曹魏阵营中完成先登战绩最多的将领之一。此外,他的破阵战绩也不容小觑。在刘备的回忆录中,乐进曾在战场上压制关羽,给刘备带来了不小的压力,足见其强悍的作战能力。 第六位,典韦。
典韦的勇猛,在三国演义和正史中都有很高的评价。曹操之所以将他身边,他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而典韦也为此做出了很多出色的战绩。在与张绣的战斗中,典韦为曹操拼死守护,最终壮烈牺牲。若典韦能够活下来,他的成就或许会更高。 第五位,许褚。 典韦牺牲后,许褚接替了他成为曹操的第一猛将。许褚凭借着自身卓越的战力,不仅屡次带领虎卫打破敌阵,还屡次斩首上万,赢得了曹操的高度信任。许褚不但战斗力强,还很具忠诚度,成为曹魏的重要支柱。 第四位,吕布。 吕布在《三国演义》中的战力几乎被夸大到无法想象的地步,但在正史中,他依然是一位极为强悍的猛将。吕布刚投靠董卓时便表现出了强大的勇武,击败了李傕郭汜的黑山军,令敌人胆寒。虽然他在历史上的名声很大,但最终因吕布的政治立场问题被刘备和曹操联合打败并斩杀。 第三位,黄忠。 黄忠之所以能排在三国猛将榜的前列,并不仅仅因为他年老,而是因为他的战绩是实实在在的。尤其是在定军山之战中,黄忠在面对曹军主帅夏侯渊时,毫不退缩,并最终成功击杀了夏侯渊,这一壮举令世人叹为观止。黄忠之所以能够在三国十大猛将中占有一席之地,便是因为他在关键时刻为刘备立下了赫赫战功。 第二位,张飞。 张飞是三国中最著名的“万人敌”之一,另一位则是关羽。张飞的威名并非空穴来风,曹魏的精锐虎豹骑在长板桥之战中便被张飞的单枪匹马所震慑,根本不敢进攻。张飞的勇猛,令敌人心生畏惧,足见其强悍。 第一位,关羽。 关羽被誉为三国中的“万人敌”,其战绩无可匹敌。在白马之战中,关羽斩杀了袁军主帅颜良,令敌军胆寒。关羽不仅屡次打败敌人,还常常完成斩将、夺旗等高难度战功。正因如此,曹魏和东吴的将领都极为敬畏关羽,称他为“熊虎之将”。关羽的战功可谓是三国中的传奇。 结语: 从这些排名可以看出,“一吕二赵三典韦”只是一个顺口溜,真正的三国猛将并非如此简单。三国正史中,关羽凭借斩将、破阵等战功,排名第一,张飞紧随其后,而甘宁则排在了第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