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建安十三年,长坂桥上,一声“燕人张翼德在此”,吼得山河变色,也吼出了一个流传千年的传奇。
更神的,是评书里说的,桥底下钻出个骂街的渔夫,居然成了压垮曹军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
甚至有人说,这渔夫是诸葛亮早就埋下的顶级特工。
听着是不是特过瘾?跟看大片似的。
可我告诉你,这要是真的,那历史就不是历史,成了一帮神棍合伙编的剧本了。
咱们先把那什么“神算渔夫”的事儿给扔了。
你动脑子想想,两军对垒,那是什么地方?
你死我活的屠宰场。
诸葛亮就算再神,能把一个关键棋子,一个顶级特工,安排在一个最不可控的环境里?
万一张飞那天心情不好,一矛下来,这“沉钩”不就成了“死鱼”?
万一曹军一个弓箭手手滑,这“特工”不也得领盒饭?
所以说,故事听着爽,但当不了真。
那渔夫,要么根本不存在,要么就是个倒了八辈子血霉的本地人,被吓破了胆,纯属意外。
把一个战术上的成功,归功于这种玄乎的巧合,那是对张飞最大的侮辱。
张飞当时手上有什么?
二十来个骑兵,个个带伤,累得跟死狗一样。
对面呢?
曹操的虎豹骑,那是当时全天下的特种部队,骑着最好的马,拿着最快的刀。
这仗怎么打?
没法打。
张飞心里门儿清,硬拼就是送人头,他唯一的选择,就是赌。
赌什么?
就赌自己的名声,赌自己的嗓门,赌对面那个带兵的将军,不敢拿自己的前途来赌。
他让手下在林子里来回跑,弄出漫天灰尘,这是常规操作,叫“疑兵之计”,稍微有点脑子的将军都能看出来。
真正要命的,是他一个人,一杆矛,就敢横在桥上。
这叫“all in”,一把梭哈。
他亮出的底牌就是:“老子就在这,有种你过来。但你要想清楚,弄死我,你得陪上多少条命。”
现在,咱们站到对岸,替曹军的先锋大将夏侯杰算一笔账。
往前冲,好处是什么?
可能抓住刘备的老婆孩子,立个大功。
但风险呢?
桥后面那尘土飞扬的林子里,万一真有几千个跟他一样不要命的猛男呢?
张飞的名声不是吹出来的,那是尸山血海里一刀一枪砍出来的。跟他玩命,夏侯杰心里也得掂量掂量。
自己要是折在这儿,功劳再大,还有命回去领赏吗?
自己的命,手下这帮兄弟的命,都比刘备那几个跑丢了的家眷值钱。
这是一道非常简单的选择题。
作为一个合格的职业经理人,夏侯杰选择了最稳妥,风险最低的方案:停下来,等老板(曹操)来做决定。
他不是被吓破了胆,他只是不想做亏本买卖。
这哪是怕了张飞,这分明是鬼精鬼精的。
就算真有个倒霉渔夫,在那时候骂了一句。
你觉得对战局有决定性影响吗?
不会。
它顶多算是一盘菜里的味精。
对于一个已经认定“这菜可能有毒”的食客来说,多一点味精,只会让他更加怀疑,“这里面是不是加了什么不该加的东西?”
夏侯杰本来就疑神疑鬼,突然冒出个老百姓骂街,这种极度不合常理的场面,只会加深他的疑虑。
他会想:这是不是也是计策的一部分?故意用一个平民来麻痹我?
你看,当一个人心里已经有了鬼,他看什么都像是鬼。
所以,别神化那个渔夫了。
他不过是历史洪流里一粒不起眼的尘埃,恰好落在了张飞和夏侯杰这场心理赌局的天平上。
有没有他,天平的指针,早就偏了。
说到底,长坂桥的奇迹,不是什么神机妙算,也不是什么特工卧底。
它就是一场由一个莽夫导演的,基于人性、利益和风险评估的极限心理战。
张飞赌的是自己的命和对面的胆,夏侯杰算的是自己的脑袋和老板的赏钱。
这背后,没有神,只有最赤裸裸的人性。
那么问题来了,你觉得,真正让历史变得精彩的,是那些被后人编造出来的神话,还是这些藏在神话背后,冷冰冰却又无比真实的人心算计?
参考文献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 (西晋)陈寿 著
《三国志注》 (南朝宋)裴松之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