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秦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里程碑,但令人遗憾的是,秦朝从建立到灭亡仅仅维持了14年,其迅速衰亡的主要原因并非秦始皇,而是继位的秦二世胡亥的无能与昏庸。
秦二世继位的背后,是一段复杂的权力争夺故事。他原本并非理所当然的继承人,而是通过谋害亲兄公子扶苏才登上皇位。若秦始皇在生前就明确扶苏为太子,不仅可以避免立遗诏的混乱,也能防止宦官赵高和丞相李斯篡改遗诏的问题。扶苏顺利继位后,秦朝的命运是否会有所不同呢?
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性格沉稳,才智出众,深受父皇器重。《史记》记载他刚毅勇敢,具备谋略和武勇,同时以仁德闻名。秦始皇执政时期严刑酷法,百官与百姓生活在高压之下,扶苏则常规劝谏父皇以德治国,主张减少杀戮与苛政。扶苏还致力于缓解兵役和劳役负担,力求社会稳定。由于直言劝谏坑杀无辜,他曾被派往边疆与蒙恬一同修筑长城,可见其为人仁厚。扶苏在基层广受尊敬,甚至陈胜吴广起义时也借其名义号召民众。
然而,秦始皇猝然去世,遗诏尚未送达扶苏手中,赵高与李斯趁机与胡亥合谋篡改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并伪造遗诏命扶苏自尽。蒙恬虽察觉不对,劝扶苏谨慎,但扶苏仍遵从遗诏自尽。胡亥继位后,奢靡无度、荒政无道,百姓困苦不堪,最终引发陈胜吴广起义及楚汉之争,秦二世仅在位三年,秦朝便灭亡,其个人的昏庸无道对国家覆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果当初扶苏顺利继位,情况很可能会不同。他不仅继位顺理成章,政局会更稳,太子之位确立也会防止宦官与奸臣操纵朝政。扶苏有能力废除严刑酷法,施行仁政,减轻百姓负担,稳固文官体系,使秦朝社会秩序稳定。此外,他得民心,有蒙恬等将领及忠臣支持,秦朝在他的治理下可能会延续更久。
遗憾的是,这一切只能成为历史的假设。秦朝的灭亡,源于暴政与秦二世的昏庸,而扶苏才是真正有能力挽救局面的继承人。他以仁德赢得人心,这也印证了古训:得民心者得天下。可惜历史没有给扶苏机会,而秦朝在胡亥的统治下迅速走向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