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喜欢性格低调、听话且沉稳的女子,这一点从他的妃嫔中可以看出,许多都是宫女出身。特别是在康熙六年到康熙十六年期间,马佳氏几乎主宰了这十年的后宫。
在这段时间里,马佳氏的子嗣非常多,像德妃一样,她生育了六个孩子,其中五个是皇子,一位是公主。康熙帝在这十年里特别宠爱她,康熙前十位皇子中,有五位是容妃所生。尽管她获得了极高的宠爱,但她的妃位始终没有晋升,直到康熙二十年才被封为容妃,从此再未得到更高的封号。
然而,马佳氏并没有像一些后宫妃子那样通过子嗣来提高自己的地位。虽然她生了五个儿子,但四个都早逝了。她的第一个儿子,皇长子爱新觉罗·承瑞,是康熙十四岁时的第一个儿子,可惜在四岁时去世。她的第二个儿子爱新觉罗·赛音察浑,才三岁便去世,而他是康熙所有儿子中唯一一个有蒙古名字的孩子,这个名字是孝庄太后为他起的,极具特殊意义。她的第六子皇六子长华出生仅一天,皇八子长生也只活了三年。幸运的是,她的女儿固伦荣公主幸存下来,生有一儿一女,马佳氏虽然经历了四个儿子的丧失,内心伤痛无比,但总算有所安慰。
其中,最让康熙喜爱的是第三子胤祉。胤祉原本是康熙帝的第十子,但由于其他兄弟早夭,他被提前晋升为第三子。胤祉的才华非常出众,不论是文学、书法,还是骑射,都在众多皇子中独树一帜,深得康熙帝的宠爱。有一次,康熙帝甚至与胤祉比试骑射,结果两人势均力敌,难分高下。
但胤祉的命运却在九子夺嫡中发生了转折。虽然他与太子胤礽关系一直和睦,得到了康熙帝的喜爱,并在康熙帝废太子后被晋封为和硕诚亲王,然而,雍正即位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雍正帝考虑到胤祉与废太子胤礽一直有亲密关系,便将胤祉改名为允祉,并将他发配到遵化的马兰峪,负责守陵。
康熙去世时,他留下了一份遗嘱,要求年长的妃子可以随成年儿子出宫,住进他们的府邸,但每月依然要进宫向雍正帝问安。雍正元年六月,荣妃马佳氏就搬到了儿子诚亲王胤祉的府中。然而,令雍正帝不满的是,这五位出宫的太妃在三年内竟未曾按时请安,结果他责怪了胤禩阻止母妃们向他请安。最终,荣妃马佳氏在雍正五年闰三月六日去世,十二月初四日,她与允祉之母一同被安葬于景陵妃园寝。
康熙皇宫中的复杂政治斗争和宫斗,以及繁重的责任和牺牲,让容妃虽然荣宠一时,但她并未获得真正的幸福。她作为康熙帝第一个皇子的母亲,经历了生育了五子一女的悲喜交加,最终只有三子胤祉和固伦荣公主长大成人。经历了失去四个儿子的痛苦后,她也看清了宫中险恶的权力斗争,从而选择在后宫中过着相对平静的生活,尽力稳固自己的地位。如果那四个早夭的儿子还在,或许她的一生会有不同的结局。
这段历史让人唏嘘不已,虽然容妃一度风光无限,但也充满了牺牲与痛苦。希望大家能够对此故事有所感悟,也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如果你喜欢类似的故事,记得关注我,下一篇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