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其对华威胁始终带着历史的烙印与现实的张力。从古代倭寇袭扰到近代战火蹂躏,侵略基因的延续与当代军事、战略层面的动作,共同构成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多重挑战。认清这一脉络,是维护国家利益、守护和平发展的关键前提。
明朝时期,日本倭寇勾结沿海奸徒,在东南沿海烧杀掳掠,挖坟盗宝、屠戮妇孺,日本当局“阳奉阴违”的纵容态度,成为其对外扩张的早期雏形。近代以来,甲午战争割台索款、全面侵华战争造成数千万同胞伤亡,所谓“大东亚共荣圈”实质是殖民掠夺的遮羞布。更值得警惕的是,战后日本右翼持续歪曲历史,参拜靖国神社、篡改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近年官方文件直接将中国列为“威胁”,历史修正主义与现实野心形成危险呼应。
日本自然资源极度匮乏,60%能源依赖进口,东南亚和中东的资源通道被视为“生命线”。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合作深化,日本战略焦虑加剧,转而加速军事扩张:军费持续攀升,目标2027年GDP的2%,采购“战斧”导弹、研发先进军事科技,修改法规放宽武器出口,远超“专守防卫”范畴。更致命的是,其囤积47.8吨分离钚,核技术能力若转化为军事用途,将成为地区安全的重大隐患。
日本深度配合美国“印太战略”,推动美日同盟从“防御之盾”转向“进攻之矛”,成为美方遏制中国的前沿棋子。同时,积极构建针对中国的区域联盟,与澳大利亚深化军事合作探讨驻军,向菲律宾提供军事支持,在钓鱼岛问题上频繁挑衅,不断加剧地区紧张局势,试图形成围堵中国的包围圈。
国防层面,加速海军现代化、升级空军装备、完善导弹防御体系,构建可靠的区域拒止能力。经济领域,深化与俄、中东等能源合作,突破芯片等关键技术瓶颈,建立精准贸易反制机制。历史正义方面,通过国际舆论揭露日本历史谎言,推动战争责任追责,以民间交流传递真实历史。同时,坚持和平发展,深化周边合作,以对话协商打破孤立图谋。
历史警示我们,日本的对华威胁从未远去,只是换了形式,是我国威胁最大国家。我们既要铭记历史伤痛,更要以清醒的战略眼光强化自身实力,以正义立场凝聚国际共识,在维护国家主权与安全的道路上坚定前行,为民族复兴筑牢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