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冠的比赛夜,总能在一瞬间把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塞到你面前。昨晚,或者说今天凌晨,意甲两支球队的表现就是最生动的例子。国际米兰在布鲁塞尔兵不血刃,四球大胜圣吉罗斯联合;而另一边,那不勒斯在埃因霍温,被对手用一个近乎网球赛事的6比2比分打得找不着北。
先说国米,这场比赛的过程,对于任何一个常年跟队的记者来说,都算不上一场值得大书特书的经典战役。它更像是一次精准、高效、甚至有点乏味的客场作业。邓弗里斯早早打开局面,劳塔罗和恰尔汗奥卢锦上添花,比赛悬念其实半场就消失了。对于一支志在欧冠走得更远的强队,这是分内之事。
但第76分钟的那个进球,还是让我在深夜的电脑前多停留了一会儿。塞巴斯蒂亚诺·埃斯波西托。这个名字,跑了这么多年球,我有点印象。几年前,他还是国米青训营里最被看好的那颗星,甚至在孔蒂手下都得到过机会,被寄予厚望。可然后呢?然后就是意大利足坛常见的故事——无尽的租借。在斯帕尔、威尼斯、巴塞尔之间辗转,曝光度越来越低,当初的光环也逐渐黯淡。
所以,当他接到博尼的助攻,用一记不算特别舒展但足够果断的铲射把球送进大门时,这不仅仅是国米本场比赛的第四个进球。这是他个人的第一个欧冠进球。对于一个20岁的年轻人,在经历了职业生涯初期的起伏后,这一刻的意义远超数据本身。我见过太多在租借生涯中迷失的天才,他们慢慢地就从媒体的“未来之星”板块,消失在了低级别联赛的名单里。埃斯波西托这一场除了进球,还有一个助攻,这说明他的状态不错。这粒进球会不会成为他重回正轨的催化剂?没人知道,但至少,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足球有时候就是这样,一个瞬间或许就能改变一个人的轨迹。
把视线从比利时转向荷兰,那不勒斯那边,完全是另一个故事了。
他们甚至还取得了领先,麦克托米奈的头球一度让人觉得,那不勒斯要在客场踢出一场稳健的比赛。开局不错,对吧?我当时也是这么想的。结果,这个进球就像是按下了某个错误的按钮,那不勒斯全队好像就此断了电。布翁焦尔诺的乌龙球,来得莫名其妙,也彻底吹响了球队崩盘的号角。
之后发生的事情,对于那不勒斯的球迷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他们的防线如同纸糊的一般,被埃因霍温的前锋丹尼斯·曼来回冲击,后者轻松上演梅开二度。一个6比2的比分,在欧冠赛场上,这已经不是普通的失利,而是带有耻辱性的惨败。更讽刺的是,为那不勒斯打进两球的麦克托米奈,同样完成了双响,但这放在一场2比6的失利背景下,显得格外苍白和苦涩。少一人作战是事实,但球队在比分被反超后的那种集体性放弃,才是最令人担忧的。
这场惨败不是孤立事件,算上这场,那不勒斯近5场比赛输掉了3场。一支上赛季还沉浸在联赛冠军喜悦中的球队,如今在场上显得如此脆弱和混乱,这背后反映的问题恐怕不只是战术层面的。那种冠军球队应有的韧性和自信,似乎已经荡然无存。当一支球队开始习惯性地在逆境中崩盘,问题往往已经超出了教练在战术板上能画出的范围。更衣室里的那股气,是不是已经散了?
同一晚,两支意甲球队,一个是在一场程序化的胜利中见证了年轻人的里程碑时刻,收获了未来;另一个则是在一场溃败中暴露了当下的深层危机。足球的残酷与魅力,在这一夜展现得淋漓尽致。对埃斯波西托来说,这是漫长黑夜后的一缕晨光;而对于那不勒斯,这场大败之后,他们需要面对的,恐怕是一个比这个比分更加难解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