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今儿个咱唠三国里的硬汉子 —— 赵云赵子龙!这主儿的英勇和忠诚,那可是流传了一千多年的佳话,比咱河南老家戏台上演的英雄戏还过瘾!尤其是长坂坡那一战,赵云单枪匹马闯曹军重围,七进七出跟逛自家菜园似的,杀得曹军哭爹喊娘,还把小阿斗刘禅给救了出来,连曹操都看得直拍大腿:“这汉子真中!要是能归我管,多给粮都愿意!”
赵云这形象,既有万夫不当之勇,又透着一股实打实的忠诚,在蜀汉那堆能人里,绝对是缺一不可的角色。可有人纳闷了:刘备明明知道赵云本事大,却没给啥大官,好多人都说这跟赵云的战功不搭边。今儿个咱就用河南话,把赵云的事儿掰开揉碎了唠,看看这位 “常胜将军” 到底有多牛,刘备为啥把他放身边当 “贴身保镖”,临终前又为啥最信任他!
一、长坂坡封神:单枪匹马救阿斗,七进七出吓破曹军胆
要说赵云最出名的事儿,还得是长坂坡之战!那时候刘备带着老百姓往南逃,曹操带着大军追得紧,乱军之中,刘备的老婆甘夫人和小阿斗刘禅跟队伍走散了。赵云一听这消息,立马翻身上马,提着亮银枪就往曹军堆里冲,跟咱河南人说的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似的,一点不带含糊的!
曹军见来了个单枪匹马的,一开始还嘲笑:“这小子怕不是疯了,想一个人打咱这么多人?” 可没等他们笑完,赵云的亮银枪就抡开了,左一下右一下,跟切菜似的,曹军将士倒了一片。有个曹将不服气,提着大刀就冲上来,赵云也不慌,侧身一躲,反手一枪就把那将挑落马下,动作快得跟闪电似的!
就这么着,赵云在曹军阵里进进出出,一共七回!第一回找着甘夫人,把她护送到安全地方;第二回又杀回去找阿斗,路上遇见曹军大将夏侯恩,这家伙还拿着曹操赐的 “青釭剑” 显摆,结果被赵云一枪挑了,剑也成了赵云的战利品;第三回终于在一口枯井旁找着了抱着阿斗的糜夫人,糜夫人知道自己拖累赵云,把阿斗往赵云怀里一塞,就投井自尽了。
赵云抱着阿斗,把孩子护在怀里,枪挑剑砍,又杀了四回才冲出重围。等他见到刘备,战袍都被血染红了,怀里的阿斗还睡得香着呢!刘备一看这场景,感动得不行,接过阿斗就往地上一摔,说:“为了这小子,差点折了我一员大将!” 咱河南人常说 “患难见真情”,赵云这波操作,直接把 “忠勇” 俩字刻在了骨子里!
曹操在山上看着赵云杀来杀去,越看越喜欢,跟身边人说:“这赵云是条好汉,别伤了他,要是能活捉过来,我保他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可曹军哪拦得住赵云?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他抱着阿斗跑了,气得曹操直跺脚:“这么好的人才,咋就跟了刘备呢!”
二、刘备为啥不封赵云大官?原来把他当 “定心丸” 放身边
按说赵云立了这么大的功,刘备咋也得给个大官当当吧?可有意思的是,刘备早期打仗的时候,关羽封了汉寿亭侯,张飞当了宜都太守,赵云却没个正式的官职,就跟着刘备身边转悠。有人就说了:“刘备这是不重用赵云啊!” 其实不是这么回事,这里面有讲究!
首先,赵云早年没跟刘备一起创业。刘备刚开始打天下的时候,赵云因为家里办丧事,回了常山老家,一待就是八年。等他再出山的时候,刘备已经有了关羽、张飞这些老兄弟,队伍也有了规模,官职名额早就分完了。但刘备知道赵云本事大,没给官,却把最要紧的活儿交给他 —— 当贴身保镖,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咱河南人都知道,“贴身保镖” 那得是最信得过的人才能当!一般人想干还干不了呢!刘备走到哪儿都带着赵云,晚上睡觉都踏实。有回刘备去东吴娶孙权的妹妹孙尚香,怕孙权下黑手,就把赵云带着。后来孙权想把孙尚香和阿斗骗回东吴当人质,也是赵云及时赶到,在江边把阿斗抢了回来,又立了一功!
刘备心里跟明镜似的:赵云要是外调去当太守、将军,自己的安全就没保障了。那时候天下大乱,到处都是敌人,万一有人想害刘备,身边没个能打的,麻烦就大了。所以刘备宁愿让赵云待在身边,看着不起眼,却是最关键的 “定心丸”。就跟咱家里存着的应急钱似的,平时不用,用的时候能救命!
赵云也明白刘备的心思,从不抱怨官职小。他常说:“跟着主公,能保主公安全,比当多大的官都强!” 有回关羽、张飞跟赵云开玩笑:“子龙啊,你这天天跟着主公,跟个随从似的,不憋屈吗?” 赵云笑着说:“主公信任我,才让我干这活儿,我憋屈啥?你们在外头打仗,我在身边护着主公,咱各司其职,都是为了蜀汉!” 这话听得关羽、张飞都直点头,打心底里佩服赵云的格局!
三、白帝城托孤:刘备临终最信赵云,托付照顾阿斗
刘备晚年打了场大败仗,在白帝城一病不起,知道自己快不行了,就开始安排后事。他把诸葛亮叫过来,说了不少掏心窝子的话,还让刘禅认诸葛亮当 “相父”,看着挺信任,其实心里也留了个心眼 —— 怕诸葛亮权力太大,将来对刘禅不利。
可对赵云,刘备那是百分百的信任!他特意把赵云叫到床前,拉着赵云的手说:“子龙啊,我跟你在患难里一起过来的,这么多年从没分开过,你是我最靠谱的老兄弟!我走了以后,你可得多费心,早晚照顾好阿斗,别让我失望啊!”
这话分量多重啊!刘备这辈子,见多了尔虞我诈,能把自己儿子的安危托付给赵云,说明在他心里,赵云比谁都可靠。赵云听了这话,当场就哭了,跪在地上说:“主公放心,我赵云就是拼了这条命,也得护着少主周全!”
后来诸葛亮辅佐刘禅,有人不服气,想搞小动作,都是赵云站出来镇场子。有回一个大臣想挑拨刘禅和诸葛亮的关系,赵云直接把那大臣叫到跟前,瞪着眼睛说:“主公临终前把少主托付给我,谁要是敢害少主,我赵云的枪可不答应!” 那大臣吓得立马不敢吱声了。咱河南人常说 “一诺千金”,赵云这承诺,可是用一辈子在兑现!
四、刘禅即位:赵云终于当大官,南征北伐立大功
223 年,刘禅即位,也就是建兴元年,这时候赵云终于迎来了官职上的突破 —— 被封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后来还成了永昌亭侯。这下再也没人说刘备不重用赵云了,赵云也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不光能当保镖,带兵打仗也是一把好手!
首先是平定南中。那时候南方的少数民族叛乱,诸葛亮带着赵云去平叛。赵云带着队伍,一路上势如破竹,少数民族的叛军见了赵云的大旗,都吓得不敢抵抗。有个叛军首领说:“赵云可是长坂坡七进七出的主儿,咱跟他打,不是送死吗?” 最后叛军乖乖投降,南中就这么平定了,为蜀汉稳定了后方。
接着是北伐。诸葛亮好几次北伐中原,赵云都跟着去了,立下不少战功。尤其是斜谷道那一战,赵云和邓芝带着一支队伍,兵力比曹军少得多,却要牵制魏军的主力。曹军以为这是蜀军的主力,集中兵力来打,赵云一点不慌,一边指挥队伍防守,一边派人给诸葛亮送信,让主力赶紧调整部署。
可没想到,督军马谡在街亭打了败仗,蜀军只能撤退。这时候赵云的作用就显出来了 —— 他主动要求断后,掩护大部队撤退。曹军追过来的时候,赵云带着少量人马,摆开阵势,故意装作要进攻的样子,曹军以为有埋伏,不敢往前冲。就这么着,赵云不仅让大部队安全撤退,连粮草、武器这些物资都没丢一点。
诸葛亮回来一看,别的队伍都乱哄哄的,就赵云的队伍整整齐齐,心里特别惊讶,问邓芝:“你们咋能撤退得这么顺利?” 邓芝笑着说:“还不是赵将军厉害!他亲自断后,指挥得好,将士们都不敢乱,物资也都保住了!”
五、赵云推辞赏赐又降职:忠义无私让人佩服
按说赵云立了这么大的功,诸葛亮肯定得给他赏赐。可赵云却推辞了,说:“这次北伐整体失利了,虽然我断后没丢东西,但也不能算有功,哪能要赏赐呢?这些多余的布匹,还是留到冬天,分给将士们做棉衣吧!”
诸葛亮听了特别感动,说:“子龙啊,你这无私的劲儿,真是少见!现在好多人打了点小胜仗就抢着要赏赐,你倒好,立了功还不要,还想着将士们,真是难得!” 可赵云坚持不要,诸葛亮没办法,只能把布匹存起来,后来真的分给了将士们。
更让人佩服的是,赵云还主动请求降职。他说:“这次北伐失利,我作为将领,也有责任,应该降职,给大家做个榜样,让大伙都知道,打了败仗就得承担责任!” 诸葛亮没办法,只能把赵云的官职降了一级。
这事在蜀军里传开后,将士们都对赵云更敬佩了。有个年轻的将领说:“赵将军立了功不骄傲,打了败仗主动担责,这才是真正的大将风范!咱得跟他学!” 从那以后,蜀军的风气好了不少,将士们都更有责任心了。咱河南人常说 “做人要实在,做事要担当”,赵云这话做事,真是把 “担当” 俩字做到了极致!
六、赵云的晚年:坚守忠义到最后,成蜀汉的 “定海神针”
赵云晚年的时候,身体不如以前了,可还是想着为蜀汉做事。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赵云还想跟着去,诸葛亮劝他:“子龙啊,你年纪大了,留在成都好好休养吧,别再去打仗了。” 可赵云说:“我跟着主公打了一辈子仗,现在能多为蜀汉出点力,就多出点力,哪能在家闲着呢?”
诸葛亮没办法,只能让赵云跟着去了。虽然赵云没再亲自上阵杀敌,但他在军营里给年轻将领传授经验,帮诸葛亮出谋划策,作用一点不小。有个年轻将领不会排兵布阵,赵云就手把手教他,还说:“排兵布阵跟咱种地似的,得知道哪儿种麦子、哪儿种玉米,才能有好收成;打仗也得知道哪儿放骑兵、哪儿放步兵,才能打胜仗!”
后来赵云病重,临终前还惦记着北伐,拉着身边人的手说:“我这辈子,没能帮主公收复中原,太遗憾了!你们一定要好好辅佐少主,完成主公的心愿啊!” 说完就咽气了,享年七十多岁。
刘禅听说赵云去世的消息,哭得特别伤心,说:“赵叔叔是我爹最信任的人,也是最疼我的人,他这一走,我又少了个依靠!” 诸葛亮也特别难过,说:“子龙一去,蜀汉又少了一根顶梁柱啊!”
赵云虽然走了,但他的忠义和英勇,却一直流传了下来。后来的人都把赵云当成 “忠勇” 的代名词,戏台上演他的故事,说书先生讲他的事迹,连咱河南老家的老人们,都爱给孩子讲赵云长坂坡救阿斗的故事,说:“做人就得像赵云那样,忠诚、勇敢、有担当!”
七、唠唠心里话:赵云的 “不显眼”,才是真厉害!
唠完赵云的故事,咱心里也有不少感触。赵云这一辈子,没当过大官,没享过多少荣华富贵,可他却成了蜀汉最不可或缺的人。他不像关羽那样骄傲,不像张飞那样暴躁,就凭着一股踏实劲儿,默默地为刘备、为蜀汉付出,这种 “不显眼” 的厉害,比那些咋咋呼呼的将领更难得。
刘备把赵云放在身边当保镖,不是不重用,而是最重用 —— 因为他知道,赵云是能靠得住的人,把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交给赵云,比给任何大官都放心。这就跟咱家里,最贵重的东西肯定交给最信得过的人保管一样,刘备把 “身家性命” 交给赵云,这份信任,比啥都金贵。
赵云的忠义也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用行动证明的:长坂坡舍命救阿斗,白帝城承诺护少主,北伐时断后保物资,推辞赏赐又降职,每一件事都透着无私和担当。咱河南人常说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赵云用一辈子的时间,证明了自己是个值得信任的人。
现在想想,要是咱身边有赵云这样的人,那得多踏实啊!不张扬、不抱怨,关键时刻能顶上去,还总想着别人。所以说,判断一个人厉不厉害,不能只看他的职位高不高、名气大不大,更要看他做了多少实事,是不是真的靠谱。
要是您还知道赵云的其他故事,或者有啥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咱一起唠唠这位三国里的硬汉子!
下一篇:2026年全球高尔夫展览会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