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总司令带领的东北民主联军并不是轻松的“坐享其成”。尽管手下有众多优秀的将领,资源也非常丰富,但要将分散的力量整合成一支强大的铁拳并不简单。这一点与从零开始创业的艰难几乎没有区别。解放战争的第一年,林彪所负责的东北战区在与杜聿明、卫立煌、陈明仁等对手的较量中,形势一度不利。
但进入第二年后,林彪开始逆势而行,逐步扭转了局面。除了他的个人实力外,成功的关键在于三个方面:一是集中化的领导体制,使林彪的指挥权威得以加强;二是土地改革,既扩充了民军队伍,也进一步赢得了民众的支持;三是“诉苦”活动,激发了军队士气,增强了他们的战斗意志。
经过三大战役后,经过整编的四野已经在林彪的指挥下,逐步形成了一个强大、统一的战斗集团,其整体战斗力也达到当时最顶尖的水平。到了1955年授衔时,四野在十大元帅中占有显赫地位:第三元帅林彪、第七元帅罗荣桓都来自四野。此外,四野还培养了黄克诚、萧劲、谭政等将领,57位上将中有19人是曾参与东北战斗的,还有参与长沙起义的陈明仁。四野的将领人数超过了三分之一,显示了其强大的战力和深远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