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的心中曾有一位美人,传说他为她披上袈裟,祭奠她的美丽,最终放弃了江山,甚至忘记了母亲。然而,这位美人究竟是谁呢?
答案是董鄂妃,一位18岁便进入宫廷的女子。光是她的年龄就引人深思。根据清朝的规定,成为皇帝的妃子,年龄一般要求在13到16岁之间,超过16岁就不再能参与选秀了。董鄂妃18岁进入宫中,显然已经过了选秀的年龄,那么她是如何进入宫中的呢?
有一种说法认为,董鄂妃的丈夫是襄亲王博穆博果尔,而在他去世后不久,董鄂妃便被接入宫中。但顺治帝的亲信汤若望曾提到过,顺治非常钟情于一位军人的妻子。为了这段爱情,顺治甚至亲手打了那个军人一记耳光,致使这位军人愤愤而死,有说法认为他可能自杀了。随即,这位军人的遗孀被顺治召入宫中,封为贵妃。根据这些描述,顺治似乎是通过强行夺取他人的妻子,将其纳入后宫。然而,汤若望的回忆中并没有明确指出这位女子就是董鄂妃。
汤若望还记载了这样一段内容:“这位贵妃在顺治十四年(即1657年)生下了一个儿子,皇帝意图将他培养成未来的太子。然而,几周后,这位太子夭折,母亲不久后也去世。”这段描述与董鄂妃的经历极为相似。董鄂妃在宫中仅一年后便生下了皇帝的第一子,顺治曾特别宣布,这个孩子将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然而,令人惋惜的是,这个孩子也在三个月后夭折了。到了1660年,董鄂妃去世,顺治为她追封为孝献皇后,成为他第三位皇后。
根据汤若望的记载:“顺治十五年(1658年),顺治皇帝遭遇沉重打击。第三位皇后所生的儿子,原定为太子,却不幸早逝,而皇后也在不久后去世。”这段记载与董鄂妃的情况高度相符,因此可以推测,顺治确实是在夺取一位“满籍军人”的妻子后,将她迎入宫中。至于这位“满籍军人”是否为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历史上对此有不同看法。
有些野史传闻认为,董鄂妃就是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福晋,而顺治帝通过夺爱和迫害,导致博穆博果尔死去。然而,这种说法并不成立。襄亲王博穆博果尔年仅16岁便去世,实际年龄只有14岁左右,而他一生也只有一位福晋,根本没有任何侧福晋。因此,博穆博果尔显然不可能是“满籍军人”,也与董鄂妃的前夫无关。
更为重要的是,董鄂妃进入宫廷的时间点,也与当时发生的历史背景相吻合。孝庄太后在董鄂妃入宫前一年,曾下令废除了“命妇更番入侍”这一制度。这个制度原本允许大妃、亲王的福晋与一些武职官员的妻子们轮流进入宫中,与皇帝接触。为了避免后宫丑闻,孝庄太后最终废除了这一制度。由此,有人推测,董鄂妃可能是通过这一制度进入宫中的,她的丈夫是一位默默无闻的武职官员,顺治帝与她发生了恋情,但这段感情的秘密最终被太后通过废除制度而打破。
综上所述,董鄂妃并非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福晋,而是一个无名的满族武将的妻子。顺治帝不仅从她丈夫手中夺走了她,还让她在一场复杂的宫廷争斗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