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晚清清宫剧时,大家可能都会注意到一个现象:剧中的后宫女性通常都容貌美丽,尽管可能没有达到“国色天香”的标准,但也至少是上选之姿。然而,当我们翻开历史书中的图片时,往往会感到非常失望,许多历史人物的面貌和电视剧中的美女形象大相径庭。例如,慈禧太后的形象常被描述得近乎恐怖,而光绪的两位妃子则分别是身材肥胖和牙齿暴露的模样。
这不禁让人疑惑:历史中的晚清后宫的女性真的如此容貌平凡吗?还是说,电视剧中的美人是虚构的?实际上,关于晚清后宫女性容貌的讨论,学界曾有过许多争论。如果我们放眼看整个中国历史,传统上,皇宫后宫中确实是美女的集中地。
比如,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就据说非常美丽。至今,许多电视剧中都有“你是馋她身子”这样的梗。朱棣的皇后徐皇后同样是美人,且她的妹妹徐妙锦在历史上也有着极高的声誉。再比如孙皇后、张皇后等,她们都被称为国色天香。即便是最普通的崇祯皇帝,他的周皇后也被认为是美丽的。
在古代皇宫中,后宫女性常常是众多美人的聚集地,正如白居易诗中所描绘的那样,“后宫佳丽三千人”,其中包括了杨贵妃这样的绝代佳人。按照这种模式,我们可能理所当然地认为,清朝后宫的女性也会如电视剧中的演员一样,个个美艳动人,所有的秀女都是花容月貌。
不过,若回顾清朝的历史,我们会发现,清朝前期的确有很多美人。例如顺治皇帝的董鄂妃和康熙皇帝的赫舍里皇后,历史记载中,她们都拥有出众的容貌。即便是康熙的皇后们,也几乎没有丑陋的,其中赫舍里皇后更是美丽的代表。
然而,随着清朝的发展,后宫女性的美貌逐渐下滑。从乾隆皇帝以后,后宫妃子的容貌和品质都大幅度下降。历史记载中,嘉庆皇帝的妃子就不太美丽,而他本人并不喜好女色。咸丰皇帝则纵情声色,选择了懿贵妃,虽然她长得不错,但与历史上的杨贵妃还是有差距。而慈安太后,虽然权势滔天,但据说容貌平平。
最让人失望的,还是同治和光绪时期的后宫。根据史料,同治皇帝对后宫的女性并不满意,甚至经常去青楼寻欢,显然这些宫女远远不能满足他的需求。如果后宫中的女子真如电视剧中所描绘的那样美丽,皇帝为什么要到妓院去寻找乐趣呢?这就让人对电视剧中的“后宫佳丽三千”产生怀疑。
随着清朝的政治衰弱,皇帝的权力逐渐减弱,后宫女性的选拔范围也变得狭窄。到了光绪时期,后宫的美女几乎已见不到,光绪皇帝的几位妃子大多不漂亮,甚至有些体型肥胖或长着暴牙。一个明显的原因是,由于皇帝的权力被压制,尤其是受到太后和外戚的干预,皇帝在选妃时的自由度越来越小。
更有趣的是,晚清时期甚至有一种思想认为,为了防止皇帝沉迷后宫,皇帝的婚姻必须以政治婚姻为主,所选的女子还不许太美。这种做法的目的就是希望皇帝能够专心政事,而不是沉溺在美色中。如果这是乾隆时期,恐怕没有大臣敢提出如此要求。
总的来说,晚清后宫的美貌问题,其实根源在于皇权的逐步衰弱。一个没有权力的皇帝,无法挑选最美的女子,反而被权臣和太后操控,最终形成了后宫女性容貌的严重滑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