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曹真的形象并不突出,几次与诸葛亮交战都以失败告终,常常显得只是衬托司马懿的配角。然而,历史上的曹真与诸葛亮的对阵,虽然并不完全成功,却也并非一无所获。
第一次北伐:错失机会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开始了第一次北伐。为了迷惑敌人,他故意宣扬从斜谷道进军,夺取郿县,并最终攻打长安。曹魏得知后,立即派曹真前去防守关中。然而,诸葛亮趁机带领蜀军主力通过祁山大道攻击陇右地区,这一地区守备空虚,雍州刺史郭淮无法抵挡,只能退守等待援兵。同时,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响应蜀军叛变,曹魏陷入动荡。
曹魏虽知赵云所带蜀军只是虚招,依然派曹真驻守郿县。此时,曹魏命令曹真击退赵云,然后前往陇右支援,但由于马谡未按部署守住街亭,导致蜀军遭到魏军张郃的反击,街亭失守。诸葛亮看到魏军打通了通道后,迅速撤军,避免了与曹真的正面交锋,曹真实际只击败了赵云的偏师,并未与诸葛亮直接对决。
第二次北伐:战成平手
公元228年冬,诸葛亮再次出兵北伐,沿陈仓道进军。曹真预见蜀军可能会沿此路径行进,早已部署郝昭、王生修筑防线,严加防守。蜀军抵达陈仓后遭遇困境,无法继续前进。曹真率军赶到,与蜀军对峙,蜀军在粮草不足的情况下最终撤退。魏军虽有追击,但被诸葛亮反击,魏将王双被击败,战况并未显出曹真明显优势,最后形成平局。
第三次北伐:曹真未能成功
公元229年春,诸葛亮第三次北伐,攻占了汉中西部的武都、阴平两个郡,尽管这两个地区经济价值不大,但曹魏对此感到丢脸。曹真建议主动出击攻打蜀汉,曹叡最终同意,并派曹真率军从子午谷进攻汉中。然而,连日暴雨导致蜀道难行,栈道被毁,补给线断裂,魏军大部分陷入困境。最终,曹真未能完成任务,只能撤兵。
曹真并未亲自指挥所有战斗,魏军的大举出征结果也未能带来显著胜利,实质上是一次失败。回程途中,曹真因病重,未能及时恢复,之后因病去世。
总结
尽管曹真与诸葛亮的对战未曾取得大胜,但其并非如《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那样一败涂地。在第一次北伐时,曹真未能与诸葛亮直接交锋,第二次虽有对阵,但没有占到优势,第三次则是因自然灾害导致战役失败。曹魏整体上虽占优势,但曹真的表现却未达到预期,最终未能继续与诸葛亮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