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讲中,我们提到了一些关于吕布的小故事。这一讲,我们将继续讲述曹操手下的另一位重要人物——荀彧。
在三国局势逐渐形成之前,袁绍已经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他的强大在全国上下都是人尽皆知,许多人既敬畏又畏惧他。那时的曹操,还只是一个相对较弱的角色,面对东边的吕布和南边的张绣,他的处境相当艰难。尽管他最终打败了张绣,但袁绍却写信嘲笑了他一番,信中的语气充满了傲慢与讥讽。
曹操的手下都能感受到他情绪的变化,大家普遍认为他因为输给张绣而心情不好,但只有荀彧看出了曹操内心的真实想法。荀彧觉得,曹操是个聪明人,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沮丧,必定有别的原因。
有一次,荀彧见到曹操,便直接问道:“主公为何忧虑?”曹操把袁绍的信拿给他看,并说:“我想进攻袁绍这个不义之人,可是现在实力不够,怎么办?”
荀彧听后,深思熟虑地回答道:“自古以来,谁能在战场上取胜,谁就能决定天下的未来。如今袁绍虽然强大,但他是庸俗之人,将来必定会衰弱。而你曹操,虽然现在的实力不足,但你具有超人的智慧和能力,未来一定能够掌控大局。”
接着,荀彧开始分析曹操与袁绍的差距:“袁绍虽然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兵力,但他对下属缺乏信任,关键时刻又犹豫不决。而你曹操,做事果断,善于用人,能够吸引有才之人。袁绍的军队虽然庞大,但士兵们心不齐,军纪松散。而你曹操的军队纪律严明,将士们都愿意为你拼死效忠。袁绍出身名门,自视甚高,虽然他手下也有许多贤臣,但他们并不愿意受其管制。而你待人宽厚大度,赏罚分明,能够凝聚人心。”
曹操听完荀彧的分析,心中大喜。他感叹荀彧的智慧,觉得此人确实不凡。正因如此,曹操才会在第一次见到荀彧时,称赞他为“吾之子房”(意指荀彧像刘邦的重要谋士萧何一样,是曹操的得力助手)。
最后,历史的结果我们都知道,曹操最终在官渡之战中战胜了袁绍,奠定了自己在北方的霸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