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吕布以反复无常、背信弃义而闻名,大家给他取了个“三姓家奴”的绰号,形象相当不好。然而,在那个乱世里,像吕布这样叛变无常的将领并不唯一,甚至有一些更加恶劣的存在。其中,笮融便是其中一位特别臭名昭著的人物。这个人不仅背叛了自己的救命恩人,还滥杀百姓,性格极为残暴。
笮融曾是徐州的盗贼首领,早年他投靠了徐州牧陶谦。陶谦当时觉得笮融有些能力,于是给了他一个官职。公元193年,曹操准备进攻徐州,笮融得知后带着一万多手下逃到广陵郡。当时的广陵郡太守对他非常热情款待,但笮融不仅没有感激,反而在暗中策划谋杀太守,并趁机大肆抢夺广陵郡的财富,之后他逃向南方。
笮融接着南下,来到了秣陵(今天的江苏江宁)。这里的太守薛礼曾和他在陶谦手下共事,两人有着同僚之情,薛礼真心款待了他。然而,不久后,江东小霸王孙策攻打薛礼,薛礼败退到了豫章(今江西南昌),不料又在逃难途中遇到笮融。接下来的事情令人心寒:笮融不顾昔日的同僚情谊,更抛弃了薛礼的救命恩人之义,狠心将薛礼杀害。
笮融不仅背信弃义,而且心狠手辣,性情残暴,几乎没有什么人性可言。然而,他的事迹却在后世被某些人美化。尽管他背叛、杀害恩人,滥杀无辜,竟然还是有一些信徒把他奉为佛教的传教士,甚至对他的历史污点视而不见。笮融崇拜佛教,他在历史上也建立了中国最早的佛教宝塔之一。奇怪的是,作为三国时期最为阴险的角色之一,笮融在一些后人眼中却成了值得推崇的人物,许多人对他的不光彩事迹刻意忽略,甚至淡化了他残暴的历史。
最终,笮融死于大山中,他的死是被农民所杀的。曾经风光一时的笮融,最终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或许,他心中的佛教信仰帮助他过世后能进入所谓的“极乐世界”,但他所犯下的罪行,依然让人心生寒意,历史也不会忘记他背叛和暴行的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