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1980年,山东有位烈士遗孀想吃顿肉,菏泽地委书记狠狠给了自己一耳光
创始人
2025-10-20 15:30:55
0

1980年春天,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在县委会议上突然抬手给了自己一记响亮耳光。坐在旁边的县委书记当场趴在桌上哭了起来。

这一切都因为一位83岁老太太想吃半碗肉的朴素愿望。

那天阳光正好,周振兴来到曹县韩集红三村。这地方在抗日战争时期被日军用红笔在地图上圈起来,写了个大大的”赤”字,所以叫红三村。

伊巧云老人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她的丈夫刘齐滨和三个孩子都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了。当年为了接待来往的八路军,她一天能做九顿饭,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全卖了,连嫁妆都不留。

“老人家,您还有什么需要?”周振兴握着她枯瘦的手问。

伊巧云犹豫了一下:“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

说完她又后悔了,拍拍周振兴的手背:“也就是这么一想,周书记别当事。”

当时想吃肉可不是件容易事。1980年全国猪牛羊肉总产量才1205万吨,普通农民家里几个月才能吃上一顿肉。

周振兴当场掏钱买了肉送给老人。可回到县里开会时,他越想越憋屈。

“伊巧云老人今年83岁,为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她牺牲了丈夫和三个孩子。”周振兴的声音有些颤抖,“现在在我们领导下,生重病了,竟然吃不上半碗肉。同志们,我们还有脸当他们的书记吗?”

话音刚落,周振兴抬手就是一巴掌。

“我们这些大大小小书记的脸还叫脸吗?”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县委书记趴在桌上低声哭了起来:“周书记,该打的是我,请地委处理我。”

所有人都低下了头,把准备好的工作汇报收了起来。

周振兴这人脾气确实倔。1978年他刚到菏泽时,当地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白天喝稀汤,晚上光尿床,不怨爹,不怨娘,就怨地里不打粮。”

菏泽那时候穷到什么程度?1978年东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才28元,全山东倒数第一。从1958年到1978年,东明县连续21年吃国家统销粮,向国家贷款3400万元。

周振兴看不下去了。大年初三就召开地委常委扩大会议,搞出了”菏泽八条”。说白了就是把土地包给农民自己种。

这在当时可是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兄弟市的同志嘲笑他”刮妖风”,省里开会时吵得不可开交。

“不要怕,如果搞错了,我周振兴一个人承担责任。要是有人告状告到北京,我陪着去打官司。”

周振兴就是这么个轴脾气。为了让农民吃上肉,他搞了个”两把刀”政策。一把刀给公社屠宰站,按规定杀猪;另一把刀给农民,经过批准后可以自己杀猪上市。

农民高兴坏了,但省里不同意。周振兴硬是顶着压力坚持下来,后来证明这政策确实管用。

那一记耳光的故事很快传遍了菏泽。干部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工作,主动深入基层走访那些生活困难的老党员和烈属。

周振兴建立了关怀革命老同志的长效机制。每逢节日都要组织干部慰问,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伊巧云老人成了他经常惦记的人,不仅定期派人看望,还安排了专门的医疗服务。

这种关怀很快扩展到整个菏泽地区。地委专门下文建立革命功臣和烈属档案,定期走访慰问。

更重要的是,周振兴开始推行新的工作作风。要求所有干部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真实情况,解决实际问题。他自己每个月都要到农村住几天,和农民一起吃饭劳动。

效果立竿见影。那些过去高高在上的”老爷作风”没了,取而代之的是务实亲民的工作态度。群众对干部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土地改革的成功让菏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1年,菏泽一举由粮食净调入地区变成净调出地区。到80年代中期,占山东人口不到十分之一的菏泽,提供了全省六分之一的商品粮。

红三村也变了样。破旧农舍变成新式农房,泥泞小路变成水泥路,村里建起了文化站和卫生所。这里成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大批干部群众来参观学习。

多年后,周振兴说起这件事很朴实:“当时这样的事很多,打一巴掌也是情不自禁。作为领导干部工作没做好,自责是应该的。”

他还说:“除了在青岛工作期间,我基本上每年都要回一次菏泽。每次都为那里的变化感到激动和高兴。虽然我出生在德州,很多人却都认为我是菏泽人,我也自认为是菏泽人。每天晚上看电视,我都要看看菏泽的天气预报。”

2018年8月,《人民日报》刊发《一记耳光,打醒多少麻木的心》的报道,专访的就是周振兴。虽然这是多年后的报道,但那一记耳光的震撼力依然强烈。

如今的菏泽早就不是当年那个贫穷落后的地区了。从1997年GDP全省倒数第三,到近10年成为山东发展最快的地市之一。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1783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4205亿元,从全省第13位跃升至第8位。

但周振兴那一记耳光的精神内涵永远不会过时。它提醒着每一代党员干部: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衣食父母,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根本宗旨。

2024年4月23日,周振兴去世了,享年97岁。

那一记耳光还在回响,它打醒的不只是几个干部,而是整整一代人的良心。伊巧云老人想吃半碗肉的朴素愿望,换来的是菏泽大地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说,这样的干部现在还有吗?这样敢于自我批评的勇气,我们还需要吗?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三国时期,刘备是蜀汉政权的创立者。与其他势力不同,刘备并没有显赫...
2025-10-21 01:04:18
原创 ...
长平之战本身就是一场极为不对称的战争。两国国力的差距巨大,而这种差...
2025-10-21 01:03:38
原创 ...
在不同版本的《三国演义》中,吕布的武力被描绘得十分强大。尤其是在罗...
2025-10-21 01:03:21
原创 ...
三国时期,风云变幻,英雄辈出,各路豪杰随各自的主公驰骋沙场,演绎了...
2025-10-21 01:03:16
原创 ...
《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中,潘璋是东吴阵营中的一名“配角”,几乎没...
2025-10-21 01:03:09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晋朝常常被忽视,但实际上,这一时期涌现了许多重要人物...
2025-10-21 01:03:08
原创 ...
在三国历史中,章武三年(223年),刘备临终时,将太子刘禅托付给了...
2025-10-21 01:03:02
原创 ...
好的,我将这篇文章改写为通俗易懂、细节丰富、逻辑清晰的版本: --...
2025-10-21 01:02:55
原创 ...
光武帝刘秀虽然身为一代帝王,但他回到家乡襄阳的次数不少,每次回乡都...
2025-10-21 01:02:50

热门资讯

中国短道速滑“满额”赴冬奥存变...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10月19日,中国选手刘少昂在比赛中。 新华社发 本报记者 王笑笑 北京时间...
原创 解... 1948年的上海外滩,中央银行门前挤满了手持金圆券的市民,他们的脸上写满了恐慌与绝望。而在几百公里外...
原创 雍... 雍正皇帝的死因,一直是历史上备受争议的谜团。关于他的死,民间流传着许多不同的说法,其中最广为人知的便...
原创 关... 荆州在三国时期对刘备来说非常重要,它是诸葛亮战略布局的关键地区,也是刘备势力的一个重要根据地。为了扩...
原创 卡... 谁说宫斗只是电视剧里的虚构情节?英国王室的这场现实版宫廷斗争,远比任何清宫戏都要扣人心弦。78岁的卡...
原创 三... 在《三国演义》里,关羽在投降曹操之前,提出了三个条件,其中之一就是如果能够找到兄长刘备的下落,他必定...
原创 三...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三国演义》被誉为四大名著之一,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其故事情节不仅引人入胜,许多人物...
为何感觉俄罗斯只用了50年就同... 情景假设:假如英国、法国和俄罗斯领导人在一起交流殖民经验。 英国首相抱怨说,殖民比生孩子都难。我们...
原创 刘... 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第九代孙,他和刘邦有相似的背景,都是平民起义出身。但在起义前,刘邦似乎比刘秀更幸运...
以瓷为媒,共绘文明繁荣新图景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10月18日,嘉宾在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参观。新华社发 【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