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万夫不当之勇”是用来形容那些武艺高强、能够在战场上以一敌多,屡屡击败成群敌人的猛将。然而,并不是所有被称为“万夫不当之勇”的武将都真的具备如此惊人的战力。有些名号虽然响亮,但在真正的战斗中却毫无表现,甚至被其他武将轻易斩杀。以下就是一些“万夫不当之勇”名副其实的例子,以及一些实则战力低下的武将,最终被赵云、魏延、关兴、张苞等蜀汉猛将斩杀或擒获。
赵云斩杀邢道荣
邢道荣是零陵郡的上将,也是太守刘度的得力助手。在诸葛亮的大军来袭时,刘度的儿子刘贤信誓旦旦地告诉父亲:“他虽然勇猛如张飞和赵云,但我军有邢道荣,定能挡住敌人。”邢道荣自己也非常自信,认为自己就是“万人敌”。然而,当他与张飞和赵云亲自交锋时,实力暴露无遗。张飞几回合就将他打败,迫使他逃跑,而赵云更是当场将其擒住。后来邢道荣再次与赵云交手时,被赵云一枪刺死,彻底暴露了他所谓的“万夫不当之勇”不过是空谈。
关兴斩杀李异,张苞斩杀谢旌
关羽死后,刘备亲自带领大军东征,而孙权收到消息后大为震惊,于是让孙桓带领东吴军队迎战。孙桓推荐了两员“万夫不当之勇”的猛将——李异和谢旌。两人虽被称为勇武之士,但在与蜀汉武将的交手中,完全暴露了他们的不足。
首先是谢旌,他与张苞大战三十回合后败走,李异接替上阵,二人交战二十回合时,东吴裨将谭雄射箭时竟射中了张苞的战马,使得战马痛苦狂奔,李异趁机追杀。然而关兴及时赶到,一刀斩杀李异,救下张苞。
第二天,孙桓亲自出阵与关兴对抗,经过三十回合的较量后,孙桓败下阵来,关兴和张苞紧追不舍,闯入东吴军阵中。恰巧,张苞碰上了谢旌,一矛刺死了他。李异和谢旌的勇名远超其实际战力,他们根本不是关羽、张飞那样的顶级猛将的对手。
魏延斩杀王双
王双是曹真推荐的一名猛将,拥有强大的武器和战力,曾在战场上连杀数位蜀将。尽管他的武力强于一些其他“万夫不当之勇”的武将,但依旧无法与真正的猛将相比。诸葛亮便设计了一计,让魏延引诱王双追击,魏延在敌人不备之时出现,直接一刀将其斩杀。王双虽然能连杀几员蜀将,但在魏延面前却毫无还手之力,显得实力远不足以称为“万夫不当之勇”。
严颜被张飞擒获
除了这些被斩杀的“勇士”,还有一些“万夫不当之勇”在实际对抗中被俘获。严颜是刘璋麾下的巴郡太守,年老仍被称为勇猛无敌,甚至能使硬弓和大刀。张飞征战四川时经过巴郡,听说严颜的武力依然不减当年,于是决定亲自试一试。两人在战场上短短十回合内便交战完毕,严颜就被张飞轻松擒获,这让他的“万夫不当之勇”变成了笑柄。
结语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魏延、关兴和张苞等蜀汉武将斩杀了多个号称“万夫不当之勇”的敌将,揭露了许多所谓猛将不过是空有虚名,缺乏真正的战斗力。从邢道荣到李异、谢旌,再到王双和严颜,这些被称为“万夫不当之勇”的武将,最终都未能逃脱被真正的英雄斩杀或俘虏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