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名言出自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范仲淹,深刻表达了他为国家和百姓着想的胸怀。这句名言不仅体现了范仲淹的高尚品质,也展现了他对家国天下的深切关怀。事实上,范仲淹的生平故事中充满了许多令人钦佩的传奇。
其中有一个故事,尤为人们津津乐道。范仲淹的母亲去世后,他开始为她挑选合适的墓地。按照当时的风俗,许多人都会请风水师勘察墓地,选择风水好的地方,以期望亡者的子孙后代能够昌盛富贵。然而,当风水师指向一个明显的吉地时,范仲淹却并未选择那里,反而决定将母亲葬在一块被称为“绝户地”的地方。所谓“绝户地”是指那种据说会让后代断子绝孙的地方,听到这样的说法,风水师十分惊讶,难以理解范仲淹为何会做出如此决定。
风水师好奇地问他原因,范仲淹解释道:“如果这块地方真的是‘绝户地’,那么它迟早会带来灾难,祸害周围的百姓。既然如此,我宁愿自己承担这份痛苦,也不愿让别人受到这份折磨。”这就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真正含义。面对这样的选择,许多人或许会对范仲淹产生深深的同情,担心他是否真会“断子绝孙”。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范仲淹的家族并没有因此遭遇衰败,反而愈发兴旺。他一生育有四子,每个儿子都才华横溢,其中一位甚至成为了宰相。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风水学真的是虚无的东西?显然不是。在民间流传着“福人葬福地,福地等福人”的说法,而范仲淹的决定正好印证了这一点。原来,风水师当时在选择“绝户地”时,故意给出了一个错误的解释,而这个“错误”却为范仲淹带来了好运。
在民间,许多所谓的风水师其实并不敢轻易为他人选择“真地”,因为这样会冒犯地脉的龙神,给自己和后代带来不幸。为了避免此类风险,那些风水师通常只会为人选一些普通的墓地。而在范仲淹的选择过程中,风水师实际上知道“绝户地”并非真正的凶地,但他为了避免冒犯地脉,选择了编造一个虚假的故事。范仲淹识破了这一点,却依然坚持将母亲葬在此地,结果反而带来了好运。
类似的事,范仲淹也曾发生过。一次,他打算在苏州购买土地建设房屋,便请了一位风水师为他选址。风水师挑选了一块好地,并告诉范仲淹,如果在这片土地上建房,未来的住户必定会出任高官,世代荣耀。听到这个,范仲淹笑了,他并不打算独享这块“宝地”,而是决定在这里建一所学堂。他说:“既然这里是个好地方,应该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是,范仲淹在这块地上建立了苏州府学。后来,这所学堂培养了无数人才,苏州也成为了培养杰出人物的沃土。至今,苏州依然是我国的重要教育基地,人才辈出。
这两则故事,正好体现了范仲淹“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他不仅关心自己的家族,也考虑到社会的长远利益。无论是在选择墓地还是建立学堂,范仲淹都展现了深远的眼光和大公无私的精神,这些行为不仅造福了自己,也惠及了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