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民党败局已定,蒋介石被迫辞职,回到老家溪口藏匿养息。此时,孔令侃奉父亲孔祥熙的托付前去探望蒋介石。 当孔令侃进入蒋家时,蒋介石怒气未消,见他来访并没有热情接待。蒋介石直接问起京沪地区的情况,孔令侃无奈地摊开手:“完了,南京城乱成一锅粥,带兵的、搞政事的全是废物,连共军还没来,他们自己先乱了,甚至抢银行……共党还没来,他们自己先散了。”他继续抱怨,但被蒋介石一声怒喝打断:“住口,你来干什么?”
孔令侃有些惊讶,硬着头皮回答:“我父亲让我送来十万美金,怕你在这里急需。”然而,蒋介石并不领情,愤怒地拍案骂道:“滚,立刻滚回去!”蒋介石认为孔家父子就是贪婪的“寄生虫”,正是他们在背后贪图国家利益,才导致国民党的覆灭。 面对蒋介石的盛怒,孔令侃有些愣住了,不知如何应对,心中也有些不满。尴尬的他抬头看了看一旁的蒋经国,却发现蒋经国因为“扬子案件”不理他。最终,他红着脸向蒋介石鞠了一躬,匆匆离去。孔令侃没有在溪口停留,马上赶回了上海。不久后,孔令侃和父亲孔祥熙开始转移财产,最终举家迁往美国。 孔令侃自小含着“金汤匙”出生,孔家是民国的四大家族之一,他作为长子,一直受到父母宠爱。17岁时,他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开始脱离父母的控制。由于家里一向对他过度宠爱,孔令侃在学校生活奢华,时常不守规矩,甚至晚上常常不回宿舍。学校虽然规定学生不许在外过夜,但孔令侃常常置之不理。每次返回学校时,如果校门关了,他就干脆翻墙进入,甚至直接住进附近的旅馆。 虽然孔令侃的行为令人反感,但他却有着不小的政治野心。在大学期间,他成立了一个名为“南尖社”的小团体,表面上是与同学们保持联系,实际上却是在为将来进入政界积攒人脉。父母对他的这种政治抱负很是欣赏,甚至在他上学时就开始交给他一些家庭事务,让他早早地接触政治。 进入政界后,孔令侃的野心逐渐显现。尽管他对金融不懂,但他却喜欢在银行事务中指手画脚。甚至,身为年轻人的他,已经开始向一些重要人物下命令了。在家里,他也常常为所欲为,任性妄为。对待自己的舅舅宋子文,他更是从不留情。两人不仅在公事上有所争执,孔令侃还在私生活中做得有些过火。孔令侃对风韵犹存的成熟少妇情有独钟,而他曾追求过自己舅妈的妹妹张满怡,闹得家庭关系一度非常紧张。 此外,孔令侃和白兰花的风流史也常被提起。白兰花曾是“晚清首富”盛宣怀的妻子,她的美丽与交际能力使得孔令侃深深迷恋。然而,这段不被世俗接受的恋情最终闹得满城风雨,孔家长辈也非常尴尬,试图劝阻,但孔令侃依然我行我素。 孔令侃的贪婪和野心,也从未停止。在抗战期间,他靠着蒋家政权的庇护,在香港大肆投机倒把,甚至在蒋介石的授权下从事军火贸易,谋取巨额利润。最终,因英方的调查,孔令侃被驱逐出香港。为了避开风头,宋美龄安排他赴美留学,但他并没有心思读书,反而继续追求自己的奢华生活。 在美国,孔令侃不仅继续享受着奢靡的生活,还借机扩大自己的人脉圈子,和一些资本家建立了联系。最终,他回国后凭借这些资源创立了“扬子公司”,迅速积累了大量财富。孔令侃的贪婪和投机行为引起了蒋经国的注意,蒋经国展开了反腐行动,结果发现孔令侃的公司涉及大量不法行为。尽管蒋经国设法捉住了孔令侃,但由于宋美龄的干预,这个案件最终不了了之。 随着蒋家政权的垮台,孔家也开始悄悄转移财产准备逃亡。在与蒋家父子交情疏远之后,孔令侃带着妻子白兰花最终移居美国,并在那里度过了最后的岁月。虽然孔令侃的生活曾充满奢华与风流,但他最终未曾留下子嗣,孤独而凄凉地度过了晚年。 孔令侃的一生可以看作是一个家族的缩影。他的父亲孔祥熙也因为贪婪无度,腐败堕落,最终使得整个孔家陷入困境。孔令侃的失败,既是家庭教育的悲剧,也是富贵之家难逃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