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秦国权臣李斯和赵高的不同命运,特别是在秦始皇的儿子胡亥登基后的不同处境。下面是我对这篇文章的简化和改写:
秦国有两位重臣,一个是李斯,一个是赵高。这两人都是秦始皇嬴政的心腹,深得秦王的宠信,几乎是左右手。然而,他们的结局却截然不同。李斯曾经担任秦国丞相,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但胡亥一登基,却轻而易举地将他处死,并且连同李斯的三族一并诛灭。反观赵高,尽管他权倾朝野,胡亥却始终没有下决心去除掉他,甚至在某些时刻,胡亥还对赵高给予了极大的信任和依赖。那么,为什么胡亥会对李斯下手如此果断,而对赵高却始终容忍呢?
其实,胡亥和赵高之间的关系远比胡亥与李斯的关系复杂。胡亥对赵高有着深厚的信任,甚至可以说是过于依赖赵高。赵高凭借这种信任,逐步清除掉了所有威胁到自己权力的人。朝廷中的一些有眼力的人看到了赵高的所作所为,纷纷向胡亥进言,试图让他铲除赵高。然而,胡亥不仅没有听取这些劝告,反而写信安慰大臣们,告诉他们不必对赵高心生敌意,并且强调他处理政务已经非常辛苦,呼吁大家要与赵高和平共处。换句话说,胡亥其实是用这种方式提醒那些反对赵高的大臣们,千万不要逼得赵高反过来动手。
这份信任的深度,显而易见。胡亥听从赵高的意见,甚至在《楚汉传奇》等电视剧中,也描绘了胡亥对赵高的盲目相信,以至于最终胡亥无法摆脱赵高的控制。赵高通过不断地操控胡亥和朝中的大臣,逐步加强了自己的权力,直至完全主宰了秦朝的政局。
更令人惊讶的是,赵高不仅在朝廷中拥有绝对的权力,甚至在宫中也有强大的护卫力量,他掌握着宫内的军权和外部的兵力。与李斯不同,李斯虽然是重要的文官,但他并没有自己的军队和护卫力量。而赵高则不同,如果胡亥敢对赵高有所行动,赵高随时可以动用自己的力量将胡亥推翻。因此,胡亥不仅不敢动赵高,甚至在赵高掌握权力后,依然在内心深处抱有对赵高的信任。
到了秦朝的末期,局势愈加混乱。在巨鹿之战后,秦朝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赵高看准时机发动政变,逼迫胡亥自尽。赵高指挥着自己的亲信,包括宫廷护卫大臣赵成和自己的女婿咸阳令,带领大军闯入宫廷,强迫胡亥自杀。令人动容的是,在胡亥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想见赵高一面,甚至在临死之前依然怀抱着对赵高的信任,期待赵高能保住自己一命。这种深厚的师生情、父子情,已经远超了单纯的君臣关系。
总之,胡亥与赵高的关系,远远超出了普通的君臣关系,而是更像师长与学生、长辈与晚辈,甚至是父亲与儿子的关系。赵高凭借对胡亥的深厚信任,最终掌控了秦朝的命运,胡亥则在自己最需要的时候,依然无法摆脱赵高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