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很多有志之士纷纷涌向延安,希望能够为国家贡献力量,加入革命行列。然而,其中有一位年轻人,他的目的与大多数人不同。他加入革命,背后隐藏着一个惊人的动机——他要杀掉自己的父亲。
这个年轻人叫李克前。 当时的李克前,怀着复杂的心情来到毛泽东所在的延安。虽然他也希望能够为国家出一份力,投身革命事业,但他心中有一个未曾放下的目标:他要为父亲的背叛复仇。 故事要从李克前的父亲李茂堂说起。1935年,李茂堂被国民党特务抓捕,当时李克前年仅13岁。李茂堂原是中共党员,在陕西省工作,却因为被出卖而遭到国民党的迫害。得知父亲被抓,李克前和家人都感到绝望,因为他们知道,凭国民党特务的手段,父亲几乎没有生还的机会。为了革命事业,他们已经做好了父亲可能牺牲的心理准备,誓死不做叛徒。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李茂堂不仅没有死,反而风光回到了家里。更让李克前震惊的是,父亲居然加入了国民党。这一切让李克前感到无法接受。他一直崇拜的父亲,竟然背叛了共产党,投降了敌人。 李克前心中的革命信仰瞬间崩塌。痛苦与愤怒交织,他开始认为自己的父亲已经变成了叛徒,背叛了革命、背叛了共产党。从此,李克前对父亲充满了仇恨。他决定要为革命复仇——他要杀掉这个叛徒父亲。 李克前抱着这个决心,踏上了前往延安的道路。到了延安后,李克前认真投入到革命工作中,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尽管如此,父亲的叛变始终是他心头的痛,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李克前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念头——要为父亲的背叛报仇。 然而,正当李克前准备行动之际,他遇到了贺龙将军,发生了改变一切的对话。贺龙将军制止了李克前,并告诉他:你父亲并非叛徒。 李克前起初不相信,但贺龙将军的解释让他动摇了。他意识到,贺龙将军不会轻易骗自己,于是决定听听他的话。贺龙将军深深叹了口气,开始讲述事情的真相。 原来,在1935年,李茂堂并没有真正投降国民党。尽管当时情况危急,但在中共中央特科负责人王世英的建议下,李茂堂决定假意投降国民党,成为一名卧底。他的任务是将国民党的重要情报及时传递给共产党。为了保护家人的安全,并避免引起国民党的怀疑,李茂堂便彻底断绝了与家人的联系,独自潜伏在敌人内部多年。 这些年,李茂堂在国民党内部积累了不少功劳。例如,在西安事变时,蒋介石被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兵谏,国民党内部一度动荡,何应钦试图篡位。李茂堂在此时建议亲自营救蒋介石,虽然未能成功,但这一举动大大赢得了蒋介石的信任。李茂堂借此机会,稳住了自己的地位。此后,李茂堂继续为共产党提供情报,尤其是在他投身胡宗南的团队后,他通过及时传递情报,帮助共产党在1949年成功占领了渭河南岸,为人民解放军顺利推进到西安做出了巨大贡献。 听完贺龙将军的解释,李克前终于明白,自己误解了父亲,深感羞愧不已。幸好,贺龙将军及早阻止了他,否则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李克前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或许,他有很多话想对父亲说。 这个故事让人深刻感受到,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许多人的抉择背后都有着难以言喻的辛酸与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