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赵顼有十四个儿子,这在北宋历代皇帝里,子嗣数量算是最多的。看看这十四个儿子里,早逝的情况是否也比别的皇帝多。
在这十四个儿子里,年龄比较大的八位都较早去世,分别是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五、老七、老八、老十。这八个儿子都在很小的年纪或早年就离开了人世。下面把其他几个儿子的命运简要说说:
- 老六:赵煦。他八岁时就被立为太子,同年就位成为皇帝。在位期间,他力图恢复父亲在位时的旧法,罢免了旧党势力,试图整顿朝政,但新党内部分裂、党争激烈。经过十五年的在位,赵煦二十五岁时病逝。
- 第九:赵佖。宋哲宗去世后,因为没有儿子,按理应由同宗兄弟中年纪最大的继承,但他本身是瞎子,嫡母不同意让他继位,因此没有继承。赵佖小时候曾患急惊风,差点丧命,后来由当时的儿科名医钱乙治愈,成年后也未能登基,去世时年二十四岁。
- 第十一:赵佶(徽宗)。他算是“捡着皇帝位子”上位的,任用北宋六贼,百姓生活困苦,农民起义不断。1127年,被金国俘虏,囚禁在五国城,并在遭受折磨中去世,享年五十四岁。
- 第十二:燕王赵俣。宋哲宗时,他任司空,宋徽宗即位后担任太尉、历任雍州、真定牧,最后封为燕王,并出任太傅。金国大军南下后,他让位给宋徽宗之子宋钦宗赵桓。赵桓被金人俘虏,途中挨饿而死。
- 第十三:赵似。是宋哲宗同母弟,在宋哲宗驾崩后,太后不同意让他继承皇位,而是由赵佶继位,因此他错失了继承的机会。赵似于公元1106年去世,时年二十四岁。
- 第十四:越王赵偲。金国大举南下时,他与哥哥赵俣一同被俘。哥哥在到达庆源境上时饿死,赵偲则在到达韩州时去世,时间为1129年八月。
此外,还有一段历史细节值得提及:赵偲去世后,南宋初年出现一个胆大包天的崔绍祖,他到寿春府冒充赵偲的次子,自称受到了太上皇的诏书,担任兵马大元帅,企图兴兵复国,振兴河山。经赵霖向宋高宗赵构举报,崔绍祖被召见揭露,最终被处决,暴露了他伪造的身份。
关于皇位传承的方式,文章也点出一个思路:宋哲宗到宋徽宗之间,是兄弟之间传承皇位的一个例子;而宋太祖和宋太宗之间,同样也是兄弟之间传承的皇位。这只是历史现象的一个注脚,供后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