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东汉末年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人物,他在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后迅速崛起,先后击败袁术、陶谦、吕布、袁绍和刘备等对手,成功统一北方,并最终掌控了整个魏国。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儿子曹丕继位,随后迫使汉献帝刘协退位,建立了魏国。
曹操能建立并稳固魏国的根基,与他手下的许多大将密不可分。曹营中的宗亲将领特别多,比如曹仁、曹洪、曹纯、曹休、曹真、曹爽、夏侯惇、夏侯渊等人。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曹操与这些大将之间的关系。
曹仁:他是曹操的从弟,父亲是陈穆侯曹炽。他们有同一个曾祖父——曹节。曹仁从年轻时就跟随曹操南征北战,屡次立下赫赫战功,特别是在樊城之战中,誓死守卫樊城,成功抵挡了关羽的攻击,立下了大功。他最终成为了曹魏的第二任大将军。
曹洪:曹操的从弟,也是曹操早期的重要支持者。他与曹操一起起兵讨伐董卓,多次为曹操解围。曹洪曾说过:“天下可以没有曹洪,但不可没有明公曹操”这样的忠诚话语,表现了他对曹操的深厚感情。
曹纯:他是曹仁的胞弟,曹操的堂弟,继承了家业,非常富有。曹纯是曹操最信任的将领之一,他统领虎豹骑,跟随曹操征战四方,几乎无往不利。尤其是在长坂坡之战中,曹纯带领五千虎豹骑追击刘备的军队,并成功抓获了刘备的两个女儿。然而,曹纯在赤壁之战后不久便病逝。
曹休:曹洪的侄儿,是曹操的族子。曹休小时候丧父,年幼时就承受了极大的压力。在下辨之战中,曹休虽然名义上是参军,实际上是全权指挥了这场战斗,并成功击败了蜀军,将张飞击退。可见,曹休的军事才华不容小觑。
曹真:曹操的养子,本姓秦。曹操在秦邵被袁术追杀后,收养了秦邵的儿子曹真。曹真与曹操的亲生儿子曹丕是好朋友。在曹丕即位后,曹真被重用,成为了曹魏的大将军,是第三任大将军。他是曹魏的核心将领之一。
曹爽:曹真之子,曹操的养孙。在魏明帝曹叡年幼时,曹爽与司马懿一起辅佐曹芳。然而,曹爽因仗着自己是宗室,排挤了司马懿,最终导致了自己的失败。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后,曹爽被逼交出兵权并被处决,三族被满门抄斩。
夏侯惇:曹操的堂兄,西汉太仆夏侯婴的后代。夏侯惇从年轻时便跟随曹操,屡次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他是曹操的重要助手,曹魏宗亲大将中的首领,相当于家族的族长,深受曹操信任。在曹魏的将领中,他德高望重。
夏侯渊:夏侯惇的族弟,也是曹操的亲戚。他与曹操关系亲近,不仅是亲戚关系,还因妻子是曹操原配丁夫人的表妹,使得两人关系更加紧密。夏侯渊忠诚于曹操,在多次战斗中立下了战功。
总结:曹操与曹仁、曹洪、曹纯、曹休、曹真、曹爽、夏侯惇、夏侯渊等大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其中曹仁、曹洪、曹纯、夏侯惇、夏侯渊是曹操的堂兄弟,曹休是族子,曹真是养子,曹爽则是曹真之子,曹操的养孙。正是这些亲密的关系,帮助曹操稳固了自己的权力,建立了强大的魏国。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