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亮 图、LIV golf
2025年9月10日,“大白鲨”格·诺曼正式告别LIV高尔夫联赛。
以掌舵者的身份,诺曼为LIV高尔夫联赛服务了四年左右的时间,外界对他以及LIV高尔夫联赛毁誉参半。如今,诺曼已开启新人生,倒是不妨对他这四年的成就做一番评价。
笔者认为,诺曼最大的能耐或功绩在于,面对巨大争议,经过其运作,“含着金钥匙”的LIV高尔夫联赛不仅横空出世,还真正扎根下来。
很多人或许以为,凭着沙特巨大的启动资金,LIV高尔夫联赛启动是早晚的事。
这显然是事后诸葛亮的看法。
是非经过不知难,2015年左右,有关LIV高尔夫联赛的构想即已出现,不过,当时叫“高尔夫超级联赛”。但对照2022年启动后的LIV高尔夫联赛,不仅名字、赛事LOGO均不同,操盘者也变了。超级联赛运作方是世界高尔夫集团,LIV高尔夫联赛直接由LIV GOLF运作。
高尔夫超级联赛规划一年18站,这与LIV高尔夫联赛在2022年首年8站,完全不是一回事。
这一调整是评估现状之后的结果。
而且,高尔夫超级联赛以邀请赛形式规划,LIV高尔夫联赛早期是邀请赛,2023年立即更名为联赛。
一站两站赛事以邀请赛的名义来运作尚可,但每一站都是邀请赛,有点说不过去。邀请赛容易让人联想到表演赛,灵活性太强,难以给人稳定预期,让那些观望者、赞助商较为犹豫。高尔夫联赛则亮明其长期主义的态度。
这显然是另起炉灶的做法。
没有诺曼的手腕与人脉,LIV高尔夫联赛能否在2022年启动,还不好说。倒是2021年底当上LIV GOLF的CEO后,不到半年时间,揭幕战就从伦敦打响。
这是在美巡赛与DP world巡回赛联手围堵情况下实现的,相当不易。
新巡回赛启动,资金到位后,赛事承办球场相对好说,最难的还是找到顶尖球星的捧场。
诺曼是前世界第一,当过球王,圈内人脉不在话下;而且走马上任时才64岁,与米克尔森等球星年龄相差不大。在球星中间有号召力,对球星知根知底,能从球员自身的角度,感受顶尖球星的诉求,知道他们的顾虑、痛点与爽点。
精英圈普遍排外,只有到达过那个层面,相互交流才会深入,意见会被重视、接纳。诺曼当带头大哥或许敌不过老虎伍兹与尼克劳斯、帕尔默,但既然伍兹不出面,诺曼当然够格。
之前的招募者在其他领域肯定是佼佼者,但并非球员出身,而诺曼不仅球技一等一,商业头脑在球员中也是排得上号的。“大白鲨”的绰号,不仅是他球技凌厉,经商也是风格鲜明,极有手腕。
更何况,诺曼是带着真金白银去找球星,不是以前辈找后辈谈教诲,而是以合作共赢携手开创新时代的理念去的洽谈。
据说,高手找人借款会这样说:“我最近有个很有前景的项目,前期投入需要一些资金。我知道你眼光独到,对这类机会也很感兴趣。如果方便的话,能否先借我一笔钱支持项目启动?等项目有了收益,我第一时间还你,甚至可以考虑给你一些回报。”
诺曼和球星们的说法估计与之类似,但不是找他们借钱,也不是让他们跟投,而是送钱请他们来捧场。等LIV GOLF后续发展更强大,和球星的签约金额、奖金肯定更高。
诺曼当CEO之前,球星们大多在观风向,表示兴趣的有,旁观者更多,还没有人主动站出来成为第一个螃蟹者。
诺曼上任后,立马说动了米克尔森,让左手天王跟着他一起招募球员。米克尔森性格有亲和力,好处,但转投LIV GOLF属于大是大非的问题,后果肯定不是说说好话便能圆转回来。米克尔森却顶风而上,还与诺曼一起拉了很多人参加LIV GOLF,使揭幕战阵容相当盛大,亦观望者像达斯汀·约翰逊、科普卡等人不再犹豫,做出最后决定。
而且,表面上看诺曼本人在英国公开赛、美国大师赛不受待见,他一度要买门票才能进入奥古斯塔,但至少,四大赛并没有抵制LIV GOLF,现在还为其开设特别通道,预留一定席位给LIV GOLF旗下球星,从不抵制到接纳,是一个很大的成就。继任者需要做的,是如何让更多LIV GOLF球星获得大满贯赛参赛机会。
LIV GOLF带来的鲶鱼效应也冲击到美巡赛,这四年,美巡赛的总奖金大幅提升,坚守在美巡赛的顶尖球员收入也水涨船高,如若LIV GOLF没有落地,奖金提升幅度恐怕没这么快。
至于LIV GOLF能否获得世界排名积分,那是继任者的事情,对诺曼来说,有点苛求。
诺曼离职后的不久,汇丰银行便宣布冠名赞助2026年LIV Golf香港站,「汇丰LIV Golf香港站」成为LIV Golf 史上首个冠名赞助赛事,这显然是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2024年和2025年,LIV Golf香港站已连续两次举办,汇丰银行是经过全面评估之后才做出这一决策。
这一大礼包虽然没能在诺曼在任期间领到,也算得上对其业绩的追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