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暗中施压,波兰配合拦截中欧货运班列。面对挑衅,中国不再仅限于外交辞令,而是连续祭出三记重拳实施反制。这一强硬举措立即引发美方激烈反应,特朗普政府迅速采取报复性关税措施。
9月25日,中国商务部连发三份重磅公告,对美实施精准打击:
第一记重拳直指军工领域。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扁平地球管理公司和全球维度公司被列入出口管制名单。这三家军工企业将无法获得中国的军民两用物资和技术支持。所谓两用物资,是指那些既可用于民用领域,又能增强军事实力的敏感技术,包括可能用于研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关键设备和技术资料。只有在获得商务部特批的情况下,中国企业才能与其开展业务往来。
第二项制裁更为严厉。萨罗尼克科技公司、爱尔康公司和国际海洋工程公司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这意味着它们将彻底失去在中国市场的经营资格。不仅现有进出口业务被叫停,未来在华新增项目也将被全面禁止。
第三招则是贸易反击。中国宣布对美国进口碧根果启动反倾销调查,为后续可能的关税报复埋下伏笔。
这六家企业的入选绝非偶然。亨廷顿公司作为美国海军核心供应商,掌握着航母、核潜艇等尖端舰艇的建造技术;扁平地球公司因涉台军售早有前科;全球维度公司则涉嫌从事危害中国网络安全的活动。这些企业触碰的都是中国核心利益的红线。
美方反应迅速但欠考虑。白宫宣布自10月1日起,对医药、家具等进口商品加征最高达100%的惩罚性关税。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不仅会推高美国国内物价,更可能扰乱全球供应链。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还剑指美墨贸易同盟。针对美墨两国低价倾销碧根果的行为,中国已启动反倾销调查。这既是对墨西哥近期拟提高中国商品关税的警告,也是对美墨加贸易协定的巧妙反击。
在这场贸易博弈中,中国展现出精准打击的能力:既针对具体企业的违规行为实施制裁,又通过贸易手段反制美方的关税攻势。这种有理有节的反击策略,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避免了贸易战全面升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