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临终之谜:历史真相究竟如何?
中国历史从夏商周到春秋战国,一直处于诸侯纷争的状态,直到秦始皇嬴政横扫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作为开创性的帝王,秦始皇的一生充满传奇,而他的死亡和继位问题更是引发了后世无数争议。
关于这段历史,最广为人知的记载来自司马迁的《史记》。书中提到,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于沙丘(今河北一带),临终前留下遗诏命长子扶苏继位。然而,丞相李斯和宦官赵高合谋篡改遗诏,改立幼子胡亥为帝,并隐瞒秦始皇的死讯,甚至用咸鱼掩盖尸臭,最终导致秦朝迅速灭亡。
然而,2009年北京大学公布的一批汉代竹简——《赵正书》,却提供了截然不同的说法。这部古籍记载,秦始皇临终前主动与李斯商议继位人选,最终决定由胡亥继承大统。如果《赵正书》可信,那么胡亥的登基并非篡位,而是合法继任。
《史记》记载的三大疑点
1. 扶苏真的是秦始皇属意的继承人吗?
根据《史记》记载,扶苏性格温和,常因反对严苛法令而与秦始皇产生冲突。尤其在“焚书坑儒”事件后,他因直言进谏被贬至北方监军。如果秦始皇真有意传位给他,为何不让他留在都城辅政?此外,扶苏接到“赐死”诏书后毫不犹豫地自尽,似乎也暗示他与父亲关系疏远,否则他至少会质疑诏书的真实性。
2. 为何篡位之说直到汉武帝时期才出现?
《史记》成书于汉武帝时代,距离秦朝灭亡已近百年。如果李斯和赵高真的篡改遗诏,为何秦末起义的刘邦、项羽从未提及此事?这一说法突然在百年后出现,难免让人怀疑其真实性。
3. 李斯真的会冒险篡改遗诏吗?
李斯一生谨慎,对秦始皇忠心耿耿,甚至为秦朝的统一立下汗马功劳。以他的性格,不太可能铤而走险参与政变。而《赵正书》中的记载更符合逻辑——秦始皇主动询问李斯的意见,最终选定胡亥继位。
《赵正书》的全新视角
这部竹简记载,秦始皇巡游不仅是为了视察疆土,还试图通过“巡游改命”延长寿命。然而在沙丘病重时,他自知大限将至,便召见李斯,表达了对新君可能被权臣欺压的担忧。李斯当即表忠心,并推荐胡亥继位,而秦始皇对此表示认可。
如果这一记载属实,胡亥的登基就是合法继承,而非阴谋篡位。不过,《赵正书》与《史记》的记载孰真孰假,至今仍无定论。
结语:历史的魅力在于未解之谜
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的生平充满谜团。无论是《史记》的“篡位说”,还是《赵正书》的“合法继位说”,都为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历史视角。或许真相永远无法完全还原,但正是这些未解之谜,让历史研究充满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