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豪强纷纷割据一方,战火连天的局面持续了数十年。经过无数次激烈交锋,最终形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足鼎立的格局。在这三大势力中,曹操的实力最为雄厚,他先后消灭了许多割据势力。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四位诸侯是主动向曹操投降的。那么,这些归降者的最终结局如何呢?
一、北地枪王张绣 张绣(?-207年),甘肃靖远人,是东汉名将张济的侄子。他与段煨、贾诩等人同乡,都是凉州豪族的代表人物。早年跟随叔父张济南征北战,张济去世后与荆州牧刘表结盟。公元197年,张绣首次归顺曹操,但因不满曹操的某些行为而突然反叛,重新投靠刘表。 在决定天下格局的官渡之战前夕,张绣采纳谋士贾诩的建议,再次归降曹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张绣曾杀害曹操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但曹操以大局为重,仍然厚待了他。归降后,张绣参与官渡之战,因战功被封为破羌将军、宣威侯。后来随曹操平定河北,还与其联姻。公元207年,张绣在远征乌桓途中病逝,获谥定侯。 二、飞燕将军张燕 张燕本姓褚,河北正定人,是东汉末年威震一方的黑山军首领。因其作战勇猛、行动敏捷,军中将士都称他为飞燕。 公元199年,袁绍围攻公孙瓒时,张燕曾率十万大军分三路驰援,但未能挽回公孙瓒败亡的结局。公元204年,在曹操平定河北期间,张燕主动派使者表示愿意协助曹操讨伐袁氏残余势力,被任命为平北将军。次年四月,张燕率领十余万部众正式归降,受封安国亭侯,奉命镇守邺城。由于史料记载有限,其后续事迹不详,但以曹操的用人风格来看,张燕应该得以善终。 三、荆州少主刘琮 刘琮(生卒年不详),山东微山人,是荆州牧刘表的次子。公元208年,刘表病重时,其长子刘琦欲回荆州探望,却被蔡瑁等人阻拦。刘表去世后,在蔡氏家族支持下,刘琮继任荆州牧。 同年曹操大军南下时,在蔡瑁等人的劝说下,年轻的刘琮选择举州归降。曹操封他为青州刺史,后改任谏议大夫,赐爵列侯。由于刘琮是主动归顺且实力有限,曹操对其颇为优待。 四、五斗米道天师张鲁 张鲁(?-216年或245年),江苏丰县人,据传是西汉谋圣张良的后裔,道教创始人张陵之孙。他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统治近三十年。公元215年,面对曹操亲征大军,张鲁审时度势选择归降,被授予镇南将军之职,封阆中侯。次年,这位传奇的宗教领袖与世长辞,获谥原侯。 这四位归降者虽然背景各异,但都因顺应时势而得以保全性命,有的甚至继续享有荣华富贵。他们的选择与结局,生动展现了东汉末年那个风云变幻时代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