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9月,中央正式下达任命文件,王平同志出任武汉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军区领导班子中还有两位兼任地方职务的政委——他们分别担任湖北、河南两省的省委第一书记。这种特殊的人事安排意味着,王平实际上是军区日常工作中唯一专职政委,其他两位领导同志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地方政务上。
事实上,王平与武汉军区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更早。自1975年调任以来,他已经在军区兢兢业业工作了整整两年。在这段时间里,他重点抓了三项关键工作:一是化解内部矛盾,二是平反历史遗留的冤假错案,三是确保中央政策落地见效。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举措,武汉军区的工作局面明显改观,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轨。
就在王平履新第一政委一个多月后的10月,叶剑英元帅亲临武汉视察。在听取杨得志司令员和王平政委的工作汇报时,叶帅透露了即将进行的人事调整计划。当时总后勤部政委岗位已空缺两年之久,急需一位得力干将来主持工作。由于总后勤部长张宗逊同志因病休养,实际工作由第一副部长张震同志主持。但面对积压十年的复杂问题,领导班子调整势在必行。叶帅向王平透露,中央已考虑由张震升任部长,而政委一职拟由王平接任。这一安排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王平在炮兵部队和武汉军区的出色表现证明其善于解决复杂问题;二是他与张震曾在军事学院长期共事,这种默契配合对总后勤部的军政协作至关重要。
据了解,组织部门最初还考察过其他几位候选人,经过综合比较后,最终锁定了王平这位最合适的人选。11月,邓小平同志亲赴武汉视察时,正式向王平宣布了调动决定,并详细介绍了总后勤部的具体情况,希望他能尽快赴任。12月,中央军委正式发布命令,任命王平为总后勤部政治委员。
虽然王平在武汉军区第一政委任上仅短短数月,但这次快速调动恰恰体现了中央对他工作能力的高度认可。到任新岗位后,王平不负众望,凭借丰富的经验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迅速打开了总后勤部的工作局面。即便到了1982年准备退居二线时,组织上仍多次挽留,直到1985年他才正式离休。这段经历充分展现了一位老革命家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崇高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