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8月,毛主席来到抚顺视察工作。在繁忙的行程中,他特意向当地市委提出要见自己的十弟毛泽青。市委工作人员早已做好安排,计划让兄弟二人次日相见。然而天不遂人愿,由于突发状况,这次会面最终未能实现。情急之下,市委工作人员只好向毛主席解释毛泽青因公出差无法赴约。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市委要编造这样一个善意的谎言?
在毛主席的大家庭中,共有十位兄弟姐妹,他排行第三。虽然毛主席的几位亲兄弟广为人知,但有一位叫毛泽青的堂弟却鲜少被提及。作为家族中最小的堂弟,毛泽青本应备受关注,但性格内向的他生逢乱世,始终过着低调的生活。
战火纷飞的年代让毛家支离破碎,到解放战争时期,毛家仅剩四位成员:毛主席、五弟毛泽荣、九弟毛泽连和十弟毛泽青。1916年出生的毛泽青比毛主席小了整整23岁。贫寒的家境使他无缘学堂,年仅十岁就开始帮家里操持家务。
1937年,国民党大肆通缉毛主席及其亲属,年轻的毛泽青也被列入黑名单。为躲避追捕,20岁的他毅然决定投奔延安的三哥毛主席。在延安,毛泽青见到了仰慕已久的毛主席和四哥毛泽民。初来乍到的他身无长技,为了谋生,他虚心向毛主席学习打算盘。
很快,毛泽青被分配到延安印刷厂担任会计。他勤奋好学,掌握了大量财会知识,这为他日后在西安等地经商奠定了基础。为保护革命同志安全,他化名毛运才,隐姓埋名开展商业活动。
毛主席的光辉形象始终是毛泽青前进的动力。但当年离家时,他并未告知妻子庞淑谊实情。为了保护家人,他选择独自踏上革命征程,十余年间音讯全无。1949年湘潭解放后,庞淑谊才从一位战士口中得知丈夫参加了革命,在后勤部门工作。这些年来,她独自撑起整个家,侍奉公婆,历经艰辛却始终坚强。
1949年9月,庞淑谊终于盼来丈夫的来信,说要接她和孩子去北京。这个喜讯让她激动不已。重逢时,32岁的毛泽青已褪去青涩,变得更加成熟稳重。夫妻二人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在韶山短暂团聚半月后,他们一起返回部队。按规定庞淑谊可以随军生活,但毛泽青仍以毛运才的身份示人。在部队里,没人知道这位普通干部与毛主席的关系。
1954年转业到辽宁发电厂时,有领导建议他恢复本名。但毛泽青夫妇坚持低调行事,甚至将化名改为更不起眼的毛万才。他们始终认为,与毛主席的亲属关系不该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
1956年,接到毛主席邀请的毛泽青一家五口来到北京。在中南海,庞淑谊第一次见到了敬仰已久的毛主席。主席亲切询问他们的生活,孩子们也活泼地自我介绍。临别时,毛主席特意安排合影留念。这张珍贵的照片直到毛泽青去世后才被外界知晓。
1958年毛主席视察抚顺时,本计划与毛泽青会面。但因孩子突发疾病,毛泽青无法赴约。为不让主席担心,他请市委谎称自己出差。这次错过成为永远的遗憾。但毛泽青始终以毛万才的身份默默奉献,直到1981年在抚顺逝世,他的真实身份才被世人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