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祖逖生于公元266年,死于321年。他出身于河北一个富裕家庭,早年跟刘琨是铁哥们儿,两人半夜闻鸡起舞练剑。
西晋乱了以后,他带着家族和几百人南下,跑到江苏镇江一带落脚。那时候,东晋刚建立,北方胡人势力正旺,尤其是后赵的石勒、石虎那些人,占着中原,汉人日子难过。
祖逖看不下去,公元313年被任命为豫州刺史,他就琢磨着北伐收复失地。他带了点家丁和粮车,从镇江出发,渡过长江,跑到河南一带驻扎。
别看兵少,他搞得有板有眼,先让士兵开荒种地,自给自足,然后小股部队骚扰胡人营寨,慢慢蚕食地盘。
从317年到320年,他打败了石勒的几支部队,收复了黄河以南不少地方。
这事儿对汉人来说是雪中送炭,因为北方汉人被胡人压得抬不起头,祖逖的北伐给了他们点希望,让东晋在江南站稳脚跟,也间接保护了南方的汉人文化传承。
要是没有他早期的抵抗,胡人可能早南下了,东晋的半壁江山都悬。不过祖逖的北伐也没走太远,东晋内部派系斗争,补给跟不上,他郁闷得病死了。
冉闵争议最大,生于大约322年。
他本来是汉人,但早年被后赵的石虎收养,改姓石,在胡人政权里混得风生水起,当过将军,帮石虎打了不少仗,包括杀汉人同胞。
他勇猛是真勇猛,史书说他骑马冲阵,杀敌无数。但后赵内部乱了,石虎死后,继承人石遵、石鉴互相斗,冉闵抓住机会,公元349年杀了石鉴,自己掌权,还恢复了冉姓。
350年,他建立冉魏政权,下达了著名的杀胡令,命令汉人杀胡人,官员升三级,士兵升官。结果邺城一带,几天内死了二十多万胡人,主要针对羯族和匈奴。
全国各地汉人响应,屠杀了更多胡人,总数据说超过三十万。这事儿让北方汉人暂时扬眉吐气,因为之前胡人,尤其是羯族,对汉人下手狠,屠杀汉人成批成批的。冉闵的行动确实削弱了胡人势力,收复了部分中原地盘,给了汉人反击的机会。
要是没有这个杀胡令,北方汉人可能被胡人同化或灭绝得更快。但话说回来,冉闵不是什么纯正英雄,他起家靠胡人,杀胡更多是为了巩固权力,野心不小。
立国后,他还封儿子为单于,娶胡人老婆,政权内部管理乱七八糟,疑心病重,杀了不少自己人。
351年他进攻前燕,352年打仗时马陷泥沼,被慕容儁俘虏杀了。冉魏只存在两年多,就灭了。
他的杀胡令救了汉人,但也制造了大屠杀。
谢玄是东晋中期的名将,生于343年,死于388年。他出身河南太康的名门望族,叔叔是东晋的宰相谢安。
谢玄年轻时投军,在桓温手下干活,显示出统兵本事。
377年,他当上兖州刺史,负责江北军事,组建了北府兵,这支部队精锐得很,主要是北方流民组成的,战斗力强。
383年,前秦的苻坚带了八十七万大军南下,号称投鞭断流,要灭东晋。谢玄带着八万北府兵,在淝水迎战。
兵力悬殊,但谢玄玩儿战术,先派人诱敌渡河,前秦军队乱了阵脚,互相踩踏,谢玄下令进攻,一举击溃秦军,杀了十五万,苻坚狼狈逃回。
这场淝水之战是转折点,前秦崩盘,北方胡人政权开始内乱,东晋稳住了江南,汉人文化在南方延续下来。要是没有这个胜利,胡人南下,东晋灭了,汉民族的正统可能就没了。
战后,谢玄继续北伐,384年收复了山东和河南部分地方,但东晋内部又斗,他劳累病死了。谢玄的贡献是军事上的巅峰,靠智慧和组织力保住了汉人最后的根据地,比祖逖和冉闵的成果更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