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的故事中,如果关羽成功逃回益州后不幸去世,刘备仍然会坚持发动对东吴的战争。这个看似冲动的决定,其实蕴含着三个关键的战略考量。
在荆州失守之前,刘备一直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宏伟蓝图稳步推进。但关羽的意外失败彻底打乱了这一精心设计的战略布局。为了挽回局面,刘备必须重新夺回荆州这个战略要地。因此,伐吴不仅是为了给兄弟报仇,更是为了重新掌控这个兵家必争之地,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从军事角度来看,荆州的地理位置实在太重要了。如果能重新占领荆州,蜀军北上攻打曹魏就会变得轻松许多,不必再依赖艰险的蜀道。想象一下,主力从荆州出击,同时派奇兵从关中配合,这种两路夹击的战术将大大提升作战效率。后来诸葛亮六出祁山时遇到的补给困难,正是因为蜀道运输不便。而荆州路线就能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刘备集团的核心成员很多都来自荆州。像马良、黄忠、魏延这些大将,都是土生土长的荆州人。他们自然渴望重返故土。荆州人因为长期生活在战乱地区,普遍更具进取精神,这与益州本地人保守的防守心态形成鲜明对比。这种精神正是蜀汉发展急需的。
在鼎盛时期,刘备的布局堪称完美:他自己坐镇汉中,关羽在襄樊前线屡建奇功,甚至创造了水淹七军的经典战例。那时的蜀汉可谓兵强马壮,形势一片大好。可惜东吴的吕蒙抓住关羽北伐的时机偷袭荆州,让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虽然失去荆州让刘备元气大伤,但他依然保有相当实力。如果能够击败东吴,不仅能收复失地,更能将富庶的江南地区纳入版图。这样一来,既能增强自身实力,又能消除东吴这个后顾之忧,为将来对抗曹魏创造更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