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在生命最后时刻留下遗言,他特别提醒子孙后代要提防某个国家,强调中国要实现富强,必须先解决这个隐患。值得注意的是,他所说的威胁并非来自西方列强。1912年清朝统治的终结开启了一个新时代,随着民国政府的组建,中国政治格局焕然一新。这对饱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而言,无疑是重获新生的契机。回顾晚清岁月,由于统治阶层的昏庸无能,国家陷入内忧外患的绝境:内部民变四起,外部强敌环伺,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让国土沦丧、财富流失,昔日强盛的东方古国变得满目疮痍,这种衰败态势持续百年都未能扭转。
作为晚清重臣的李鸿章,在外交事务中亲眼目睹了国家的沉沦。他屡次上书朝廷,力主推行改革以挽救危局。但受制于封建体制,身为臣子的他无法左右最高决策,而实际掌权的慈禧太后又顽固守旧,拒绝任何变革。在这种困境下,李鸿章不得不代表清政府与列强周旋,忍辱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也因此背负了卖国贼的骂名。以他的权势地位,本可找替罪羊来逃避责任,但他选择直面非议,独自承担历史责任的勇气令人唏嘘。
多年外交生涯让李鸿章洞察到一个隐藏的敌人。临终前他反复告诫后人:中国要真正强大,必须清除这个心腹大患。当时在场者多以为他指的是英法等列强,殊不知这位老臣最警惕的竟是北方邻国沙俄。翻开地图就能发现,沙俄广袤的疆域几乎都是通过武力扩张掠夺而来。
这个北方巨熊堪称中国最危险的对手。与其他明火执仗的侵略者不同,沙俄更擅长趁虚而入,总在对手衰弱时给予致命一击。对于中国这样资源丰富的邻邦,沙俄始终虎视眈眈。李鸿章预见到,一旦中国开始复兴,势必与沙俄产生利益冲突,这个贪婪的北方邻居必将成为中国复兴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