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能够享受和平安宁的生活,全靠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这些英雄们无私奉献,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为了革命事业甘愿付出一切。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但遗憾的是,许多英雄的故事至今仍鲜为人知。今天,就让我们认识一位可歌可泣的抗日英雄。
这位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名叫刘启耀,1899年出生在江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他从小就没机会读书识字。为了贴补家用,年幼的刘启耀不得不去给地主家放牛。在那个黑暗的年代,农民们整年辛勤劳作却连温饱都难以解决,还要忍受地主的剥削压迫。
正是这种不公的遭遇,让刘启耀下定决心改变命运,最终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1927年,刘启耀的家乡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农民协会,凭借出色的表现很快崭露头角。他经常带领群众开展打土豪运动,深受百姓爱戴,后来被推选为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虽然身居要职,但刘启耀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他深知百姓疾苦,每次开会都要强调12分钟的节俭问题,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十二分节俭主席。在任期间,他从不占公家一分钱便宜,这种廉洁奉公的品格赢得了所有人的敬重。
1934年,国民党对苏区展开疯狂围剿。在一次激烈的游击战中,刘启耀不幸身负重伤。危急关头,一位战士将他藏在死人堆里,并取走了他的党员证以掩护身份。这位战士最终壮烈牺牲,而敌人却误以为击毙了刘启耀。此时,刘启耀身上还携带着财政部长托付的巨额党费,他时刻惦记着要将这笔钱安全交给组织。
为了守护党的经费,刘启耀化装成乞丐四处流浪。即便饿得头晕眼花,他也坚决不动用党费的一分一毫。经过千辛万苦,他终于找到了吉安的新四军办事处。当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刘启耀将沉甸甸的党费交给负责人贺怡时,这位坚强的革命者也不禁热泪盈眶。刘启耀用生命守护党的财产的事迹,展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崇高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