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真的当过军事统帅吗?
这个问题其实很明确——确实当过。不过他的军事生涯并非一开始就如此显赫。大家耳熟能详的三顾茅庐故事,讲的就是刘备三次登门拜访,最终打动诸葛亮出山相助。
最初(208年),刘备给诸葛亮的职位是幕僚。在当时的制度下,这类职位通常由主官自行任命。同年十一月赤壁之战结束后,诸葛亮从东吴返回刘备阵营。到了十二月,刘备特意为诸葛亮创设了一个新职位——军师中郎将。这个职位后来庞统也曾担任过,但在诸葛亮升任军师将军后,就再无人接任了。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详细记载了这段历史:刘备平定江南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负责统管零陵、桂阳、长沙三郡的军政事务,并统筹赋税征收以充实军需。此时的诸葛亮不仅担任军事参谋,还掌管三郡的财政大权,标志着他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开始全面参与军政要务。
从出山到独当一面,诸葛亮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他成功促成孙刘联盟共抗曹操,展现出非凡才能。刘备设立军师中郎将一职,并让他掌管三郡赋税,说明诸葛亮已经通过了试用期,正式成为刘备集团的核心成员。
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的家世背景其实相当显赫。虽然他在《出师表》中自称躬耕于南阳,但这并非普通农民的身份。他的家族——琅琊诸葛氏在当时颇有声望。从联姻关系就能看出端倪:
- 岳母蔡氏出身襄阳望族,其父蔡讽的姐姐嫁给了东汉太尉张温
- 岳父是名士黄承彦
- 妻子为才女黄月英
- 大姐嫁给了襄阳蒯氏家族的蒯祺(西汉名臣蒯通后人)
- 二姐嫁给了庞德公之子庞山民(庞统堂兄)
通过这些姻亲关系,诸葛亮与荆州四大豪门——黄、蔡、蒯、庞都建立了密切联系。这样的社会关系,为他日后在政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