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三国时期诸葛亮当军师了吗?
创始人
2025-10-07 01:02:53
0

诸葛亮真的当过军事统帅吗?

这个问题其实很明确——确实当过。不过他的军事生涯并非一开始就如此显赫。大家耳熟能详的三顾茅庐故事,讲的就是刘备三次登门拜访,最终打动诸葛亮出山相助。

最初(208年),刘备给诸葛亮的职位是幕僚。在当时的制度下,这类职位通常由主官自行任命。同年十一月赤壁之战结束后,诸葛亮从东吴返回刘备阵营。到了十二月,刘备特意为诸葛亮创设了一个新职位——军师中郎将。这个职位后来庞统也曾担任过,但在诸葛亮升任军师将军后,就再无人接任了。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详细记载了这段历史:刘备平定江南后,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负责统管零陵、桂阳、长沙三郡的军政事务,并统筹赋税征收以充实军需。此时的诸葛亮不仅担任军事参谋,还掌管三郡的财政大权,标志着他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开始全面参与军政要务。

从出山到独当一面,诸葛亮只用了不到一年时间。他成功促成孙刘联盟共抗曹操,展现出非凡才能。刘备设立军师中郎将一职,并让他掌管三郡赋税,说明诸葛亮已经通过了试用期,正式成为刘备集团的核心成员。

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的家世背景其实相当显赫。虽然他在《出师表》中自称躬耕于南阳,但这并非普通农民的身份。他的家族——琅琊诸葛氏在当时颇有声望。从联姻关系就能看出端倪:

- 岳母蔡氏出身襄阳望族,其父蔡讽的姐姐嫁给了东汉太尉张温

- 岳父是名士黄承彦

- 妻子为才女黄月英

- 大姐嫁给了襄阳蒯氏家族的蒯祺(西汉名臣蒯通后人)

- 二姐嫁给了庞德公之子庞山民(庞统堂兄)

通过这些姻亲关系,诸葛亮与荆州四大豪门——黄、蔡、蒯、庞都建立了密切联系。这样的社会关系,为他日后在政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关内容

山东通报威海冷库9人遇难火...
2024年12月7日,山东威海齐东海通冷链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齐东海通...
2025-10-06 13:11:44
原创 ...
随着小勒布伦在北京大满贯半决赛中以4-2战胜世界排名第二的林诗栋成...
2025-10-06 13:11:25
谁是比你更好的中场?哈维只...
西班牙传奇中场哈维在出席活动时接受了快速问答采访,选出比他更优秀的...
2025-10-06 13:05:26
勿忘九一八丨94年前的今天...
央视网消息:今天是9月18日,94年前的今天,震惊中外的“九·一八...
2025-10-06 13:04:33
荐读|山河激荡英雄气——英...
山河激荡英雄气 ——英雄是中华民族闪亮的坐标 文 | 徐文耀、张萱...
2025-10-06 13:04:20
朱万章:宋元时期画龙的图式...
在宋元时期,以陈容为代表的、以“龙”为中心的画龙图和以李公麟、马远...
2025-10-06 13:04:17
元朝与南宋的战争中,为何要...
元朝与南宋的战争:襄阳之役的战略意义与历史影响 在中国古代战争史...
2025-10-06 13:04:12
成吉思汗是中国人吗?一生有...
成吉思汗:一位传奇征服者的身份之谜 成吉思汗,本名孛儿只斤·铁木真...
2025-10-06 13:04:11
原创 ...
【改写版】 中国有句古话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话放...
2025-10-06 13:04:04

热门资讯

光武帝刘秀是怎么对待功臣的?一...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治国之道一直为后世所津津乐道。在这段风云变幻的历史中,他对开国功臣耿弇的态度转变尤...
原创 让... 前言 你是否听说过契丹这个名称?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它是古代中国的别称之一。但实际上,契丹是一个真实...
揭秘清代名人生日祭:王汎森教授... 2025年9月22日,北京大学将迎来一场备受瞩目的学术盛宴——年度荣誉讲座,主讲人是台湾中研院特聘研...
一百年前,复旦史学系成立背后的... 2025年是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成立100周年。百年来,复旦的历史学(包括历史地理学)学科,已经形成成熟...
原创 黄... 粟裕:战功赫赫的无冕之帅 在开国大将中,粟裕将军堪称无冕之帅。他指挥过许多经典战役,立下赫赫战功,位...
原创 基... 1971年7月,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在尼克松总统授意下,借道巴基斯坦展开了一次秘密的中国之行。...
汉朝一官员去西域被扣留,被迫娶... 一提到丝绸之路,人们脑海中就会浮现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张骞。这位西汉时期的传奇使者,用他的一生谱写...
李世民成功登上皇位后,为什么秦... 李世民登基后,为何秦琼突然病倒 唐朝的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尤其是皇位更迭时的那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其中...
明朝皇帝朱棣的登基之路是怎样的... 朱棣:从藩王到明君的崛起之路 提起明成祖朱棣,大家首先想到他是朱元璋的第四子,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永...
“韦伯之问”与人类文明互鉴 过去一二百年间世界范围内涌现出关于中国的诸多全局性“世界之问”。这些由海外中国研究学者提出的“世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