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国民党政权已如风中残烛,摇摇欲坠。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内部派系倾轧不断,局势日益恶化。面对分崩离析的局面,蒋介石在权衡再三后,决定以退为进,第三次宣布辞去总统职务,将表面权力移交给副总统李宗仁。但明眼人都清楚,这不过是场政治表演——军权、财权和特务系统仍被蒋介石通过亲信毛人凤牢牢掌控,国民党的实际权力始终未曾易手。
新上任的李宗仁为缓解社会矛盾,颁布了总统令一号,准备释放部分被秘密关押的民主人士。这一举措立即触怒了蒋介石。在浙江奉化老家,他紧急召见毛人凤,要求立即拟定新的肃清名单。此时美国杜鲁门政府已明确表示停止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蒋介石预感到大陆政权时日无多。在最后时刻,他不仅要对付共产党,更要清算那些背叛他的旧日同僚。
当毛人凤呈上名单时,蒋介石提笔添上了三个显赫的名字:张学良、杨虎城、宋庆龄。见毛人凤面露难色,蒋介石冷笑道:怎么?你也学起妇人之仁了?这三个名字背后,藏着蒋介石多年未解的仇恨。
为何这三人会成为蒋介石的眼中钉?他们的最终命运又如何?
张学良和杨虎城是蒋介石最痛恨的两个人。1936年西安事变中,这两位将领发动兵谏,将蒋介石扣押十三天,迫使其同意停止内战、共同抗日。虽然事件和平解决,但蒋介石始终视此为奇耻大辱。事后他将二人革职查办,长期软禁。即便失去自由,张、杨二人在军中的影响力仍令蒋介石寝食难安。
随着国民党政权崩溃在即,蒋介石决定在撤离大陆前了结这段恩怨。当时张学良被辗转关押在贵州、重庆等地,虽然处境艰难,却仍通过旧部与外界保持联系。当暗杀风声传来时,张学良的故交宋美龄挺身而出。这位第一夫人以断绝夫妻关系相威胁,迫使蒋介石暂缓行动。最终张学良随蒋氏父子去往台湾,直到蒋经国去世后才重获自由,晚年定居美国。
杨虎城则没有这般幸运。这位西安事变的主谋被囚禁在重庆歌乐山,1949年9月,毛人凤奉蒋介石密令,派特务将杨虎城及其幼子、秘书宋绮云一家残忍杀害。行刑前,特务们用匕首捅死了年仅8岁的小萝卜头宋振中,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戴公祠惨案。
名单上最特殊的人物当属宋庆龄。作为孙中山遗孀,她本应是蒋介石最尊敬的师母。但两人政见渐行渐远——宋庆龄公开谴责蒋介石背叛革命,支持共产党人的抗日主张。更让蒋介石难堪的是,她多次在国际场合揭露国民党的腐败统治。虽然毛人凤顾虑其国际声望未敢轻易动手,但蒋介石至死都未能释怀这份怨恨。1949年后,宋庆龄留在祖国,成为新中国的重要领导人,用余生见证了蒋介石政权的覆灭。
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蒋介石想除掉的这三个人,最终都以不同方式摆脱了他的控制。张学良熬过了半个世纪的幽禁,杨虎城以死成就千古英名,宋庆龄则在新中国绽放光彩。而曾经不可一世的蒋家王朝,最终只能在海峡对岸的孤岛上,遥望故土兴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