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武庙供奉的六十四位名将中,三国时期的杰出将领占据了重要位置,包括诸葛亮、关羽、张飞、张辽、邓艾、周瑜、吕蒙和陆逊。其中,诸葛亮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被列入十哲之列,故不计入名将范畴。在其余入选的三国名将中,魏国占两人,蜀汉两人,东吴三人。这些将领大多有载入史册的经典战役,唯独关羽和张飞似乎缺乏具有决定性的重大战例。
曹魏阵营的两位名将战绩尤为显赫。张辽在合肥之战中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军事奇迹,仅率七千守军就击退了孙权十万大军的进攻,此战令其威名远扬。战役初期,张辽亲率八百精锐突袭吴军阵营,所向披靡,无人能挡其锋芒。孙权被逼退至土山之上,张辽在阵前高声挑战,孙权竟不敢应战,只能命士兵持长戈自保。在吴军撤退时,张辽又率军追击,几乎生擒孙权。此役之后,张辽止啼的典故广为流传,江南地区的孩童闻其名而不敢夜啼。正是凭借这场辉煌胜利,张辽当之无愧地入选武庙名将之列。
另一位魏国名将邓艾则以灭蜀之战青史留名。景元四年(263年),邓艾率领一支奇兵穿越阴平险道,攀越悬崖峭壁,跋涉七百里无人区,出其不意地攻占江油、绵竹,并在决战中击败诸葛瞻率领的蜀军。当邓艾兵临成都城下时,后主刘禅见大势已去,只得开城投降,蜀汉就此灭亡。邓艾凭借灭国之功,同样获得了进入武庙的殊荣。
东吴方面入选的三位将领各具特色的战功。周瑜指挥的赤壁之战堪称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经典的以少胜多战例,此战不仅击退了曹操的百万大军,更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陆逊则在夷陵之战中运用火攻大败刘备,使蜀汉元气大伤。相比之下,吕蒙的战功略显争议,他在襄樊之战中采用白衣渡江之计偷袭荆州并擒杀关羽,虽然战术成功,但因背弃盟约而备受后世非议。
值得注意的是,蜀汉的关羽和张飞虽然缺乏决定性的战役,却依然入选武庙。关羽在白马之战中于万军之中斩杀颜良的壮举,以及襄樊之战水淹七军的辉煌战绩,都展现了其超凡的军事才能。张飞在长坂坡单骑退敌的英勇表现,以及入川战役中的出色指挥,也证明了他的将才。史书称二人皆为万人敌,这个评价本身就足以证明他们的军事地位。正如西汉名将李广虽无显赫战功,仅凭飞将军的威名就入选武庙一样,关羽和张飞的传奇色彩与历史影响力,使他们当之无愧地跻身于古代最杰出的六十四位名将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