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死后,萧何冷冷地说了四个字,让人骂了他上千年
创始人
2025-10-05 13:05:31
0

萧何:一代名相的功过是非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千古名言,道尽了韩信与萧何之间复杂的关系。韩信能够从一介布衣成为汉朝开国功臣,萧何功不可没。正是萧何独具慧眼,在月夜下策马追赶韩信,又多次向刘邦力荐,才让这位军事奇才得以施展抱负。然而,当韩信最终被吕后处死时,萧何却站在他的尸体前冷冷地说出国贼已死四个字,这一举动让后世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也让萧何背负了千年的骂名。

韩信,这位出身江苏淮阴的军事天才,早年生活极为困顿。他常常因为家徒四壁而不得不四处蹭饭度日,这让他饱受乡邻的白眼。当时有位亭长欣赏韩信的才华,便允许他长期在家中用餐。然而亭长的妻子却对韩信极为厌恶,她故意提前开饭,等韩信到来时早已碗盘空空。韩信明白其中深意后,愤然离去。饥肠辘辘的韩信来到河边垂钓充饥,一位在河边浣洗的老妇人见他面黄肌瘦,便将自己的饭食分给他。韩信感激之余许诺日后定当厚报,老妇人却怒斥道:堂堂七尺男儿连自己都养不活,我不过是可怜你这个落魄公子,岂是图你报答?这番话让韩信羞愧难当,也激发了他奋发图强的决心。

秦末天下大乱之际,韩信先是投奔项梁麾下。项梁战死后,他转投项羽帐下。虽然韩信屡次献计献策,但战无不胜的项羽根本看不上这个无名小卒。怀才不遇的韩信最终选择投靠刘邦,却只被委任为管理仓库的小官。一次犯法当斩时,韩信临刑前大喊:汉王不想得天下吗?为何要杀壮士?这句话引起了夏侯婴的注意,将他推荐给刘邦。然而刘邦仍未发现韩信的过人之处,只让他做了个管理粮饷的治粟都尉。

直到萧何与韩信深入交谈后,才真正认识到他的军事才能。尽管萧何多次举荐,刘邦始终不予重用。心灰意冷的韩信决定离开,萧何得知后连夜追赶,这就是著名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由来。刘邦见萧何如此重视韩信,终于同意拜他为大将军。韩信果然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能,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为刘邦夺取三秦之地。在楚汉战争中,当刘邦屡战屡败时,韩信却连战连捷,先后攻下五国。特别是在平定齐国后,连不可一世的项羽都对他心生畏惧。

项羽曾派使者游说韩信,许诺平分天下;韩信的谋士也劝他自立为王。但韩信始终不愿背叛刘邦,只是要求封为假王。刘邦虽心中不悦,还是封他为齐王。得到封赏后,韩信立即出兵助战,最终在垓下之战中帮助刘邦击败项羽,建立汉朝。

然而功高震主的韩信很快成为刘邦的心腹大患。刘邦采纳陈平之计,以巡视云梦泽为名将韩信诱捕,贬为淮阴侯软禁在长安。公元前196年,陈豨叛乱时,传言韩信暗中联络。吕后与萧何商议后,以庆功为名将韩信骗入宫中杀害。萧何那句国贼已死的冷语,让后世对这位丞相的评价褒贬不一。

细究历史,萧何的处境同样艰难。作为汉初三杰之一,他既要辅佐刘邦,又要保全自身。与功成身退的张良、惨遭杀害的韩信相比,萧何选择自污名节来消除刘邦的猜忌。在韩信事件中,他的所作所为或许更多是迫于政治压力。这段复杂的历史纠葛,至今仍让人深思权力与道义的两难抉择。

相关内容

原创 ...
清朝入主中原后,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在东北、蒙古等地区采取了...
2025-10-05 05:03:24
原创 ...
八旗军的历史兴衰:从东北亚最强军团到纨绔子弟集中营 八旗军是后金政...
2025-10-05 05:03:20
原创 ...
好的,请提供您需要改写的原文内容,我会根据要求进行扩写和细节补充,...
2025-10-05 05:02:59
原创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在中国东北地区遗留下一...
2025-10-05 05:02:56
原创 ...
在没有摄影技术的古代,人们想要记录容貌只能依靠画师手中的画笔。无论...
2025-10-05 05:02:45
原创 ...
成吉思汗的四大汗国:征战、分封与帝国的兴衰 成吉思汗,蒙古历史...
2025-10-05 05:02:44
原创 ...
在中国近代历史的浩瀚画卷中,抗日战争无疑是最为悲壮而深刻的篇章之一...
2025-10-05 05:02:40
原创 ...
各位朋友上午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晚清另一位重量级人物——左宗棠。...
2025-10-05 05:01:53
原创 ...
明太祖朱元璋,这位从布衣起家、最终开创大明王朝的铁血帝王,其一生充...
2025-10-05 05:01:47

热门资讯

原创 F... 在迈凯伦车队的皮亚斯特里以约0.13秒的优势,在新加坡站第二段自由练习中夺得了榜首,这场练习因两度红...
原创 1... 1958年,曾为革命事业立下汗马功劳的老革命家王范,为何会遭遇连降十级的严厉处分?更令人唏嘘的是,9...
原创 李... 慈禧太后:晚清权力巅峰的女性统治者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卷中,慈禧太后无疑是最具争议性的女性统治者之一...
李建成做皇帝会比李世民差很多吗... 在政治斗争的残酷舞台上,用传统的道德标准来评判历史人物往往失之偏颇。作为帝王与作为道德楷模本质上就是...
原创 刘...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刘宋永初三年(422年)五月,刘裕因病逝世,终年六十岁。 常言道,虎父无犬...
原创 蔺... 以下是按照要求改写后的文本,总字数约1200字: 【战国风云:和氏璧背后的权力博弈与蔺相如的悲剧人生...
原创 刘... 公元239年正月(景初三年),正值寒冬时节,魏明帝曹睿在洛阳皇宫中病逝,年仅三十六岁。这位曾经励精图...
原创 与... 在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西游记》与《三国演义》堪称双璧,其中《三国演义》以其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和扣人...
原创 2... 在深入探讨韩国首都从汉城到首尔这一历史性更名事件时,我们需要从多维度剖析其背后蕴含的深层意义。这场看...
原创 国... 在抗日战争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国民党军队中有一位臭名昭著的将领,此人以顽固反共著称,不仅积极参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