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在武陟
创始人
2025-10-05 07:32:26
0

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在武陟

孙达人

1938年2月25日,整个豫北失陷。根据中共中央12月政治局会议,关于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的精神,3月下旬,十八集团军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联络处主任朱瑞在山西高平召开会议,决定以华北军政干部训练所(简称‘华干’)的骨干为基础,组建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华干’所长刘子超任司令,庄林任司令部参谋长,顾大川任司令部政治部长,杨旭九任司令部供给部长,孟夫堂任司令部秘书长。

太行南区游记司令部旧址

司令部组建之初,没有经费,更无武器来源。当时,国民党河北民军总指挥张荫梧驻在陵川扩充兵力。为了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筹措给养,便于开展工作,所以司令部冠以“河北民军”的名义,称“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河北民军总指挥部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但是,张荫梧一毛不拔,只派了三个军官到司令部来。之后,张荫梧到河北省去了,司令部虽然保留了“河北民军”的名义,但已彻底摆脱了张荫梧。

一、 司令部各支队序列

司令部始驻陵川夺火及庙凹村。为了尽快发展武装,一开始司令部即派出“华干”校务主任陈沂和教务主任杜毓 等几个工作队,分赴豫北各县,通过“华干”学生联络人枪,建立部队。从3月至5月,很快由一个支队发展到六个支队,高峰时达1千多人。

首先决定将陵川独立游击一支队一大队调入和暂时没有分配的“华干”学生一起,改编为司令部直属支队(后改为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第一支队)。陈子植任支队长,后为司令部参谋长庄林兼支队长,成洲任副支队长,岳烈任支队政委。同时以太南特委在庙凹组织的一支300多人的抗日武装,建立了第二支队。陈子植调任支队长,张景瀚任政委。1938年3月,范离受司令委派,在修武和武陟组建第三支队。范离回到家乡通过几个同学,在武陟组织起40多人,建立了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第三支队。后因给养困难,合并给五支队。

武陟县抗日临时政府组织起来的人民自卫总队,共60余人,40余支枪,是中共武陟地方党组织直接领导的,素质很好的一支抗日武装。4月,抗日临时政府解体,司令部随即将这支武装接收,改编为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第四支队(简称‘四支队’)。司令部派三八六旅补充团蒲立德(老红军)任支队长,翟茂林任副支队长,薛为余任支队政委。下设两个大队:王治中任第一大队队长,温兴华任第二大队队长。四支队很快发展到400余人,成为司令部最大的一个支队。

司令部成立不久,便派‘华干’学生孙永宇、孙永宙、仇福荣、梁毓中、冯熹、郝福礼和王铁民,从夺火镇回到武陟开展工作,组织武陟。在刘子超司令和陈沂的帮助下,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在窑头村孙永宇的家门上挂起了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第五支队(简称五支队)的牌子。为了尽快建立起队伍,司令部决定从四支队温兴华的二大队调出一个分队归五支队。武陟大虹桥村绿枪会的大师兄邵天福,在日本入侵后,支持抗日。经过司令部的工作,他又带领30多人参加了五支队。五支队成立后,孙永干任支队长,梁毓中任副支队长,成洲任支队政委。下辖三个大队“当毓中(兼)、王树中、邵天福分别任一、二、三大队队长。同时,五支队逊组织了一个30多人的少年抗日先锋队,聂元梓任队长。少先队在五支队的保护下,到农村宣传抗日,动员参军,教唱救亡歌曲,自编自演活动报剧。如《芦沟桥》、《放下你的鞭子》、《活捉汉奸孙介眉》等。

五支队的筹建,始终得到了孙家的全力支持。孙永宇的父亲孙甲荣是开明士绅,母亲冯绵如毅然卖掉了木栾店的54间房子,又卖了60多亩地,为五支队购买枪支、弹药,把家里的粮食给战士们吃,用家里的布为战士们做军装,还把家里的12匹骡马送给了司令部。不仅永宇、永宙成为五支队的骨干,他们的大哥永慈、二哥永华、妹妹永德,以及他们的妻子和亲友也都参加了革命。孙家这种倾家报国的精神,使五支队的建设免去了许多困难。

1938年3月,刘聚奎在博爱柏山建立了“太南游击队”,是一支30多人的小型武装。4月,程明升、李秉才带领在修武发展的一部分武装和刘聚奎的太南游击队合并,改编成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第六支队。5月,六支队和桂承志、王卓如的武装合并,组建为八路军道清游击支队,第六支队即告结束。

二、司令部在武陟

在第三、四、五支队的组建过程中,武陟成为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的工作热点。为了加强这三支武装的组织和领导,刘子超司令从山西陵川来到武陟,住在木栾店城北窑头村孙永宇的家里。同时,陈沂和三八六旅补充团也到武陟开展工作。

豫北失陷后,木栾店商会会长王高峰和孙介眉,企图在武陟组织维持会。他们暗地派人到修武请来了5个日本兵,强迫全镇居民家家悬挂太阳旗,欢迎日军进城。日酋土肥原在博爱召开豫北各县维持会长会议时,他们派人参加了会议,并报告了抗日组织和抗日武装设防情况。三八六旅补充团在得到地方上的报告后,遂派参谋长周希汉和司令部陈沂到木栾店除奸。解决了商会武装,斗争了商会会长王高峰,将缴获的枪支、弹药和没收的粮食、浮财,充实了第四、五支队。

在解决了汉奸武装后,第四、五支队和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进驻木栾店。孙永宇从巩县请来造枪师傅,又组织五支队的战士扒下道清铁路的道轨,在育英小学办起了军工厂。四支队也召集了一些娴于制造各种武器的工作,在成兴纱厂办起军工厂。请来翻砂工人浇铸弹壳,请来螺旋工作套枪膛,生产出手榴弹、七九步枪及大刀、长矛等,有力地武装了这两支队伍。

1938年5月,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任张敬忠为武陟县长。张敬忠返县后在老城恢复县府,推行县政。刘子超同张敬忠协商,在武陟招收青年学生,加以训练,而后开展抗日救亡工作。于是,在省立第十四中学,开办了民运干部训练班。刘子超亲任主任,并亲自委派了政治、军事教官,一个月训练期满,将40名学员,分配到四、五支队里去。

经过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的艰苦工作,第四、五支队的兵员、装备和战斗力大大加强。四支队很快发展到400多人,成为司令部最大的一个支队。五支队也发展到了200多人。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把几个支队的武装,分布在武陟县东牛文庄、小岩、水寨、圪当店,县西小高、宁郭以至焦作以南广大地区,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对日军、土匪、汉奸展开武装斗争。第一、二支队曾在小高一带配合八路军六七八团伏击日军;四支队曾截击日军进犯木栾店的三辆坦克车于后龙睡,同日军作战于小岩;五支队曾配合国民党骑兵队,袭击日军于牛文庄……。

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各支队的战斗影响,极大地鼓舞了武陟地区广大民众的抗日热情,各在村镇先后建立起抗日自卫队。司令部在小高镇曾以“军民联欢大会”的形式,组织了一次农民抗日自卫队大检阅。南官庄、北官庄、大李村、小李村以及宁郭等村的自卫队员约2000多人,抬着土炮、抬枪,手执刀剑、红缨枪,列队进入会场,人人精神振奋,高呼着抗日口号。田建功代表司令部在会上讲了话。会后,四支队抗日话剧团和司令部直属话剧团,演出了抗日剧目。

三、四支队的整编

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各游击支队的日益发展壮大,引起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极端仇视,采取种种卑劣手段,对这支抗日武装进行阻挠和破坏。国民党武陟县县长张敬忠,勾结原阳县屯街大土匪董良俭,率匪众五、六百人,袭击木栾店,企图扼杀第四、五支队。针对这一情况,刘子超和陈沂在窑头孙永宇家召开干部会,分析敌情,布置战斗。决定由三八六旅补充团担任警戒,阻击由北来犯之敌,四支队坚守东南城门,五支队担任主攻。经一夜战斗,匪徒被全部歼灭。缴获轻机枪一挺,步枪四、五十支。强占未成,张敬忠又借统一战线之名,要接管木栾店。司令部考虑到部队的安全,率第四、五支队移驻小高镇。

四支队第一大队队长王治中,是三青团员,在南京参加兰衣社,曾接受蒋介石的“中正剑”。为防止意外,司令部决定对四支队进行改编。刘子超把改编的决定告诉了第二大队队长温兴华。5月的一天(麦子扬花时),司令部派直属支队和三八六旅补充团三营,随同四支队夜间从木栾店出发,经焦作到修武大西村。两天后,王治中从武陟上了山,他不接受改编。当时桂承志、王卓如要强行改编,刘子超认为强行改编会影响统一战线所以决定让王治中仍回武陟,并任命他为第四支队队长。温兴华的二大队,改编为道清支队第五大队。王治中带走了原来的第一大队,这就是后来的新四支队。这时候郭涤生在博爱陆村附近拉起了一支武装,在武陟小董发展成四、五十人的抗日游击队。为了筹集军饷,加入了新四支队,编为第二大队。

王治中下山后,和张敬忠勾结起来,企图摆脱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的领导。不按抗日游击队的要求设置机构,在四支队设立参谋处、军需处、副官处等中央军的建制。司令部对他的做法曾多次提出批评,王治中却毅然如故,不予改正。当郭涤生觉察到王治中和张敬忠的图谋以后,毅然率二大队脱离了四支队。将队伍进驻成兴纱厂,经纱厂为基地进行扩军,很快发展到100多人,成立了武陟工人抗日游击队。7月,奉调到一二九师,经短期训练后,编入师部特务营,成为刘、邓首长的警卫战士。

在国民党的拉拢下,王治中的分裂活动彻底暴露。他在给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要名义、要武器、要给养的信中,附去了四支队的花名册。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秘书、共产党员魏文伯得此消息后,随即将信抄给了刘子超司令。事态严重,刘子超对如何解决四支队的问题作了部署,并亲自到木栾店指挥了这次行动。

1938年10月上旬(农历8月15前),王治中以看病为名,到洛阳进行活动。几天后日本侵略军队从修武出发,进犯木栾店,第二天撤出向东开拔。刘子超司令员即命第四、五支队尾追,三八六旅补充团三营配合,当晚,在城东20里的东水寨村宿营。按照事先布置,第二、五支队和四支队举行战地联欢,趁机收缴了四支队的枪支。当晚部队急行军四、五十里,到小高镇解决了四支队留守处。刘子超司令员在小高老君庙召开大会,讲明了这次行动的原因,并做了善后处理,对四支队进行了整编。整编后,赵运普任支队长,康乐(即田建功)任政委。

1938年10月后,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根据上级指示,率一、二、五支队和整编后的四支队,离开武陟,北上太行山,辗转于修武黑崖、辉县薄壁、陵川夺火。11月,经辉县峪河口上山,在陵川县柏寨编入一二九师独立游击支队(即赵谭支队)。太行南区游击司令部亦告结束。

相关内容

原创 ...
清朝入主中原后,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在东北、蒙古等地区采取了...
2025-10-05 05:03:24
原创 ...
八旗军的历史兴衰:从东北亚最强军团到纨绔子弟集中营 八旗军是后金政...
2025-10-05 05:03:20
原创 ...
好的,请提供您需要改写的原文内容,我会根据要求进行扩写和细节补充,...
2025-10-05 05:02:59
原创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在中国东北地区遗留下一...
2025-10-05 05:02:56
原创 ...
在没有摄影技术的古代,人们想要记录容貌只能依靠画师手中的画笔。无论...
2025-10-05 05:02:45
原创 ...
成吉思汗的四大汗国:征战、分封与帝国的兴衰 成吉思汗,蒙古历史...
2025-10-05 05:02:44
原创 ...
在中国近代历史的浩瀚画卷中,抗日战争无疑是最为悲壮而深刻的篇章之一...
2025-10-05 05:02:40
原创 ...
各位朋友上午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晚清另一位重量级人物——左宗棠。...
2025-10-05 05:01:53
原创 ...
明太祖朱元璋,这位从布衣起家、最终开创大明王朝的铁血帝王,其一生充...
2025-10-05 05:01:47

热门资讯

历史上最接近神的男人,因为太厉... 今天我要讲述的是一位改变了人类文明进程的科学巨匠——尼古拉·特斯拉。这位塞尔维亚裔美籍发明家对现代科...
赵云的“空营计”,跟诸葛亮的“... 【改写后的文章】 在中国古代军事谋略的璀璨星河中,空城计无疑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经典故事之一。长久...
原创 6... 关于家族起源的探寻,几乎每个中国人都曾听过山西洪洞大槐树这个充满乡愁的答案。这句流传数百年的民谣,不...
原创 如... 纵观欧洲大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始终充斥着国家间的权力博弈与战略制衡。从古希腊城邦的纷...
殷墟甲骨文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柏林... 中新网柏林9月12日电 “殷墟甲骨文国际学术研讨会暨胡厚宣先生逝世三十周年纪念会”近日在德国柏林民族...
原创 1... 这是一张摄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珍贵照片,定格了梁思成与林徽因这对建筑界伉俪的工作场景。照片中,梁思成卧...
原创 高... 一张泛黄的老照片,定格了一个时代的剪影,诉说着一段尘封的历史记忆。各位历史爱好者们好,我是历史君。今...
原创 为... 作为西晋王朝的开国君主,司马炎确实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和军事魄力。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位雄才大略的...
原创 史... 各位朋友,不知您是否曾深入研读过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传世巨著《对话录》?在这部经典著作中,详细记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