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文物里的家国记忆
创始人
2025-10-05 07:03:55
0

位于绵山风景区的介休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馆内陈列的抗战文物

涂通今在延安中国医大的学习笔记本

涂通今在延安中国医大的学习笔记本

宗清和在“117工程办公室”工作过的工作证

“灭蝗英雄”锦旗

每一件抗战文物都是历史的活化石,沉默却有力地诉说着中华民族在最危难时刻的坚韧与智慧。这些珍贵遗存不仅记录着烽火连天的岁月,更折射出革命先辈们的信仰、勇气与担当。

介休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的三孔窑洞,虽简陋却是当年晋中抗日斗争的指挥中枢。这里发出的每一道指令,都关系着千万群众的安危,凝聚着我党领导人民武装抗日的坚定决心。绵山根据地22年的斗争历程,陈列的一件件抗战文物,正是中国共产党扎根人民、浴血奋战的历史缩影。

“尽此一报”拓片,是续范亭将军以死唤醒国民抗日决心的血泪见证。四字凝聚将军以身报国、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亦昭示其从悲愤绝望走向与共产党合作抗战的信仰转折。这不仅是一幅书法,更是一座精神丰碑。

涂通今大夫的学习笔记,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是在窑洞里挑灯夜读的执着。只有小学文化的他,以惊人毅力完成医学学业,最终成为我国神经外科奠基人。这本笔记不仅是个人奋斗的见证,更是延安时期党高度重视人才培养的生动体现。

李顺达的“灭蝗英雄”锦旗,记录了一段特殊的“人民战争”。在日寇围攻和自然灾害的双重压力下,根据地军民团结一心,以集体智慧战胜蝗灾,保障了粮食安全。这面锦旗生动诠释了“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深刻哲理。

宗清和工作证上的“117工程办公室”字样,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国防工业建设的重要历程。而这张证件的主人宗清和,正是电影《小兵张嘎》中“小胖墩”的人物原型,是一位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抗战老兵。

这些文物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抗战画卷,让我们看到:抗战胜利既是枪林弹雨中的拼杀,也是知识技术领域的攻坚;既是前线将士的浴血奋战,也是后方群众的全力支援;既是军事政治的较量,也是经济生产领域的斗争。这些文物所承载的抗战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奋勇前进。

——编者

介休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1938年介休县城被侵华日军占领前,共产党员、牺盟会特派员李志敏,县长张德含率领县政府机关等数百人退居绵山,在“五方佛”景区的三孔窑洞里,成立了“介休抗日民主政府”。

从此,介休人民依托绵山抗日根据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

2003年5月,绵山风景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恢复了介休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展馆位于绵山“五方佛”景区,正门上悬挂着原第一届中共介休县委宣传部部长宋涛生前所题的“介休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匾额,三孔窑洞的墙壁上挂着十余幅抗战时介休重大事件的油画。这里陈列着抗战中介休在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群众工作、英烈业绩、抗日战果等方面的历史史实,既是介休抗战史,又是介休革命斗争史,被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馆内陈列着抗日军民的枪支、大刀、长矛及革命烈士的遗物;陈列着抗日武装缴获的日军枪支、战刀、头盔等战利品以及日军二次火烧绵山的雕塑、壁画和法器残骸。特别是几张介休抗日民主政府的“介休五日刊”油印小报弥足珍贵,其中记载着当时敌我态势、抗战捷报、英雄事迹、日军暴行等珍贵史料。

杜国华 文/图

一本珍贵的学习笔记本

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件珍贵的文物——延安国际和平医院主治医师涂通今1939年在延安中国医大学习时使用的笔记本。

涂通今15岁参加革命,1938年进入延安中国医大学习。在学习医学基础课时,他联系过去的临床进行深入细致的钻研。学习解剖学时,在教员史书翰严谨的教学指导下,他不仅课堂上认真记下教员的每一句话,课后还将教员手头唯一的外文版解剖学图例一个不漏地画在自己的本子上。这门课结束时,他画了整整一厚本。

我们可以从这本笔记本中看到他当年那种刻苦学习、严谨治学的精神和对工作、对事业、对未来的不懈奋斗与追求。

2002年11月,涂通今亲自将笔记本赠送给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如今,80多年过去了,笔记本虽已泛黄,但保存完好无损,字迹依然清晰。

史莉 文/图

“尽此一报”拓片显“云水襟怀”

当年,为表抗日决心,续范亭将军在中山陵剖腹自杀,后在杭州疗伤时写下“尽此一报”,被镌刻在当地的山洞中。续范亭将军的后人收藏的这张拓片,尽显将军的“云水襟怀”和“松柏气节”。

续范亭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极具风骨的爱国将领,他的事迹融合了悲壮的个人抗争、坚定的民族气节和不懈的革命追求。

续范亭早年加入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辛亥革命,奠定了其毕生的革命底色。他长期在国民党军队中任职,为人正直,颇具威望。然而,面对20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步步紧逼、东北沦陷而国民政府却奉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节节退让的现实,续范亭内心充满了苦闷、悲愤与绝望。

1935年,续范亭这种忧国忧民的情绪达到了顶点。在南京参加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他目睹了当局的麻木不仁,深感救国无门。为惊醒世人、激励抗战,他毅然前往中山陵前,剖腹明志,以死抗争。幸而被及时发现救活。此举震动全国,他写下的“谒陵我心悲,哭陵我无泪。瞻拜总理陵,寸寸肝肠碎。战死无将军,可耻此为最。腼颜事仇敌,瓦全安足贵?”等诗句,字字血泪,极大地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

此次事件后,续范亭与蒋介石政府彻底决裂。养伤期间,他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并开始与中国共产党人密切接触,思想发生根本转变。抗战全面爆发后,他毅然接受共产党的邀请,奔赴山西抗战前线,与共产党人合作创建了山西新军,并担任重要领导职务。

续范亭利用自己的声望,为发动群众、团结各界抗日力量、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在整个抗日战争中,续范亭将军将自己的命运完全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解放事业联系在一起,并于1947年病逝前夕致书中共中央,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党中央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毛泽东主席敬献挽联:“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对其一生给予了至高评价。

史莉 文/图

“小胖墩”的工作证

20世纪60年代反映抗日小英雄的影片《小兵张嘎》中,和嘎子摔跤,并被嘎子在肩膀上咬了一口的“小胖墩”原型,是原中共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离休干部宗清和。宗清和的家人收藏着其在“117工程办公室”工作过的一张工作证。这张工作证的全称为“天津市革命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天津井备区国防工业办公室117工程办公室”。

他的家人向笔者讲述了宗清和抗战的英勇事迹。

宗清和,1928年7月出生于河北省黄骅市旧城镇阚庄村。抗日战争中,他出生入死,历经数次战役,并随黄骅县区小队参加破路、搜集敌人情报等抗日工作。

少年时期的宗清和,多次为八路军搜集和传递敌人情报,长大后加入党领导的区小队。因作战勇敢,表现出色,在当地颇有名声。有一次,狡猾的敌人专门从村里抓来十几名妇女,让他们走在队伍前面去蹚雷区。宗清和急中生智,等他们走过雷区之后,立即拉响了地雷。地雷爆炸后,宗清和趁势带领全体人马冲向敌阵,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掩护群众安全撤离。

解放战争时期,党派宗清和同志负责土改和组织民兵支前工作,并参加了包括平津战役在内的多个战役。他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被光荣地授予“支前模范”称号。

史东法 文/图

“灭蝗英雄”锦旗见证人民抗战伟力

在山西博物院“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展厅,一面“灭蝗英雄”锦旗格外醒目。这面锦旗长约1.3米,宽约0.8米,杏黄色布面正中刺着“灭蝗英雄”四个红色大字,右上角题有“赠予一等剿蝗英雄”——这是1944年太行行署颁发给平顺县西沟村李顺达的荣誉,也是一段特殊抗战记忆的见证。

1943年秋季至1944年间,全国抗战进入艰苦时期,中原地带又发生一场特大蝗虫灾害,晋冀鲁豫边区根据地有60余个县遭受蝗虫袭击,平顺县也深受其害。

从展览中“根据地遭受蝗灾”的照片可以看到,漫天的蝗虫遮天蔽日,田里的庄稼被啃食殆尽,残存的秸秆横七竖八倒在地里,满目疮痍。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政府发动群众,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灭蝗战役。《太行人民打蝗记》《第六专署四四年捕蝗运动》《关于目前全区的剿蝗通报》等文物,详细记录了这场战役的策略与成果;《解放日报》总结:“太行剿蝗运动的经验又一次告诉我们:人民只要组织起来,就可以无敌于天下。”

在这场灭蝗战役中,平顺县西沟村李顺达率先成立太行区第一个互助组,带领村民用扑打、火烧等方法科学灭蝗,最终取得胜利,被授予“灭蝗英雄”锦旗。

这面锦旗,不仅是一段灭蝗史的缩影,更是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武装群众,在抗战中践行“人民战争”思想的生动写照。

申芯瑞/文 高佩佩/图

相关内容

原创 ...
清朝入主中原后,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在东北、蒙古等地区采取了...
2025-10-05 05:03:24
原创 ...
八旗军的历史兴衰:从东北亚最强军团到纨绔子弟集中营 八旗军是后金政...
2025-10-05 05:03:20
原创 ...
好的,请提供您需要改写的原文内容,我会根据要求进行扩写和细节补充,...
2025-10-05 05:02:59
原创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在中国东北地区遗留下一...
2025-10-05 05:02:56
原创 ...
在没有摄影技术的古代,人们想要记录容貌只能依靠画师手中的画笔。无论...
2025-10-05 05:02:45
原创 ...
成吉思汗的四大汗国:征战、分封与帝国的兴衰 成吉思汗,蒙古历史...
2025-10-05 05:02:44
原创 ...
在中国近代历史的浩瀚画卷中,抗日战争无疑是最为悲壮而深刻的篇章之一...
2025-10-05 05:02:40
原创 ...
各位朋友上午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晚清另一位重量级人物——左宗棠。...
2025-10-05 05:01:53
原创 ...
明太祖朱元璋,这位从布衣起家、最终开创大明王朝的铁血帝王,其一生充...
2025-10-05 05:01:47

热门资讯

朱元璋杀尽开国功勋却独独对他手... 历史故事:朱元璋杀尽开国功勋却独对他手下留情,还追封为东瓯王 第一章:风云初起 元末明初,天下大...
玄武门之变前李世民的各种头衔 玄武门之变前的权力布局:解析李世民问鼎帝位的政治资本 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最具...
原创 梁... 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看似是一个整体,实则内部派系林立,错综复杂。若细究其派系构成,至少能划分出十余个小...
原创 慈... 公元1875年,即清同治十三年,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从紫禁城传出——年仅十九岁的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
汉朝为何多次大赦天下?灾祥大赦... 【深度解析汉代赦免制度:历史渊源、思想基础与社会影响】 在您开始阅读这篇深入探讨汉代赦免制度的文章...
赵括的军事才能究竟如何?不妨看... 关于赵括军事才能的深度探讨 赵括作为中国历史上纸上谈兵这一典故的主人公,其军事才能一直存在争议。这位...
刘邦问张良:我该怎样封王?张良... 汉高祖刘邦开创大汉王朝的丰功伟绩世人皆知,但鲜为人知的是他在建国之初面临的一个重大政治抉择。那是在楚...
原创 袁...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在这风云变幻的乱世之中,袁术以其非凡的胆识和魄力,成为第一个敢于公然称...
原创 “... 《还珠格格》中格格与公主的称谓差异探析 许多观众在观看经典清宫剧《还珠格格》时,都会对剧中格格和公...
原创 大... 在大唐王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若问及二十四位帝王中有哪位是以嫡长子身份顺利继承大统的,恐怕十之八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