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南宋朝延续北宋,成功的将宋朝的国祚续上了,可谓是幸事一件。然而面对金兵压境,蒙古铁骑虎视眈眈,在这个动乱的年代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铁血将领。他们有的名声显赫,有的名气不大,但南宋的江山确是靠他们撑起来的。我根据历史战绩、影响力、和后世的评价,做出如下排名。当然,以下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如有,欢迎来辩。
1.孟珙
孟珙是谁?难道比岳飞还厉害?没错,没有他的统筹防御,南宋早就危在旦夕。他是一个全能型人才,常年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屡次以少胜多,无论是抗金还是抗蒙都有卓越的贡献,是南宋的移动长城。
2.余玠
在金军铁骑横扫中原之时,他在四川修建山城防御体系(钓鱼城、青居城),有效抵御了蒙古入侵,他的防御系统不仅对当时的金军有效,乃至于后来还成了蒙古大军南下的噩梦(后来蒙古大军南下时,钓鱼城居然守了近四十年之久,蒙古大汗蒙哥都在此殒命),他的这个防御体系间接改变了历史走向!
3.毕再遇
毕再遇他爹就是个武将,因此在年轻时练就了一身好功夫。他以一军之力屡败金军,虽不能扭转整个战局,却也留下了泗州、凤凰山、楚州等战役的胜利,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江淮的安全,一跃成为南宋中期最著名的将军之一
4.吴玠
吴玠和弟弟吴璘一起,主要负责川陕地区的防御,是川陕守护神。在和尚原之战大败金兵而闻名(金军派了大将完颜宗弼带兵十万杀过来,想一举拿下四川),几乎凭一己之力,在川陕地区硬生生扛住了金国的猛攻,奠定了西部防线的基础。
5.杜杲
杜杲以文官之身的身份抵御金军,他在江淮地区的战斗中,多次以少胜多,让金兵吃尽苦头。于安丰之战及庐州之战中大败南下蒙古军,英勇善战,在战场上屡立奇功。
6.韩世忠
韩世忠战斗力比岳飞还猛,老婆比穆桂英还飒,黄天荡之战中,金兀术带着十万抢完就跑的军队准备渡江北归,韩世忠带着八千水军堵在长江口!想要一举将其剿灭,他以水军大破金兵,几乎活捉金兀术,可惜最后功亏一篑。
7.刘锜
刘锜出身将门,老爸是封疆大吏,所以他从小就在军营里摸爬滚打,练就了一身本事。他以顺昌之战大破金兵而闻名,当年金国大将完颜宗弼(外号“兀术”)带着十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顺昌,目标直指南宋腹地。他带着临时组建的杂牌军,竟然硬生生扛住了金国十万大军的疯狂进攻,兵力悬殊如此之大,竟然还能反败为胜,实在是令人钦佩。
8.虞允文
长江岸边金帝完颜亮百万铁骑压境(举全国之力南侵,),南宋防线危在旦夕,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文人出身的虞允文竟然力挽狂澜,硬生生将濒临灭国的南宋给拯救了回来,他凭此一战封神。
9.吕文德
吕文德这个名字,可能听起来有点陌生,但他其实是南宋后期的重要将领,主要负责防御长江一线。他擅长守城,曾经在襄阳之战中表现出色。他转战江淮、荆湖、四川各地前线达30多年,多次击退蒙军,取得骄人战绩。
10.王坚
王坚以钓鱼城之战闻名,他坚守城池,阻挡蒙古大军多年,创造了军事奇迹。当年蒙古大军屡次侵袭,整个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破防就在一瞬间。然而王坚坚守钓鱼城,以区区几千守军,硬是扛住了蒙古数十万大军的围攻,甚至击毙了蒙古大汗蒙哥,始终未让蒙古大军踏入一步。
11.吴璘
吴家兄弟俩一起镇守川陕,浴血拼杀金军,保卫了川陕地区的稳定,延缓了金军南下的步伐,为南宋争取了喘息时间。
12.杨存中
杨存中是宋高宗的心腹大臣,也是最信任的将领之一。在南宋议和的声音中,他是为数不多的主战派,其中在藕塘之战和柘皋之战中,大胜金军,名震四海。他的一生历经大小二百余战,身受创伤五十余处,可谓是战功赫赫。
13.张俊
张俊的军事才能一流,他能够从小兵一路成长为将军绝对得有两把刷子,在前期的对战金兵、平乱中,可谓是大显神通,为南宋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就是这么一位战功显赫的将军,人品却是零分,后来依附秦桧,背叛战友、贪图富贵,参与陷害岳飞,这让他名声扫地。
14.刘光世
刘光世出身将门之后,从小习得一身本领,在烽火连天的抗金战场上,他参与过好几次抗金大战,却被同僚指责怯战。他十分畏惧金军,每逢奉诏移驻前线,大多不奉诏而设法退避。刘光世能力有,但缺乏魄力。
15.张珏
在守卫钓鱼城的过程中,张珏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他是钓鱼城攻坚战最前线的指挥者和执行者,正是在他的带领下,蒙哥的大军始终未能攻破他的守卫。张珏表现出色,身先士卒,不仅守住了城,更为南宋赢得了喘息的机会。
16.魏胜
魏胜的名字在历史上并不出彩,以至于很多人都不认识他,他一直不争不抢,却默默守护着边疆,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尤其是在海州之战中(今天的江苏连云港一带),以少胜多,带着区区几百号人,就敢正面硬刚上万的金军铁骑,打得金兵屁滚尿流。
17.张世杰
张世杰是南宋末年的海军将领,在抗元战争里,他屡建奇功,其中在襄阳保卫战中,他积攒了自己的能力。在崖山海战中奋力抗元,和元军大将张弘范硬刚,他像最后的守护者,战斗到最后一刻,最终以惨败收场,为自己在青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8.李庭芝
李庭芝是南宋最后一个硬骨头,在蒙古铁骑所向无前的践踏大宋国土之时,他始终坚守城池,决不放弃,甚至在皇帝都投降之后,他还死守孤城整整一年多!扬州城墙下,敌军如山,他没有一点畏惧,誓死要保卫大宋的国土,然而粮草断绝,一度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即便是这样,他也不允许投降。他宁愿背负千古骂名,也绝不把扬州拱手让给敌人!
19.边居谊
边居谊是差点被遗忘的边军统帅,他在襄阳之战中用生命书写忠诚,成为南宋长江防线的中流砥柱,让人十分敬佩。
20.赵方
赵方是南宋文官转武将的典范,原本是个书生,却因国难当头,挺身而出,在四川地区组织抗金。他以文臣之身执掌兵符,在金军十万大军包围而来之时,他临危不惧,积极组织防御,在襄阳城头创造出"三日连破金军二十寨"的壮举,成为开禧北伐后少有的胜利。尽管战功赫赫,但他面临主和派压力和掣肘(当时朝廷主和派占七成以上官职),让他的想法难以实现。
21.曲端
曲端如果没有受到张浚的掣肘,他在当时的成就不可限量,在川陕抗金中,他屡建战功。虽然他勇猛过人能力一流,但是在官场不会为人处世,经常得罪人,可以说是情商零分,尤其与张浚的关系紧张(张浚作为川陕宣抚使,主张激进进攻,而曲端更倾向于稳健防御,两人在战略上分歧严重),最终被下入大狱。
22.王德
王德的骁勇善战在南宋绝对是首屈一指,当他面对金兀术十万精锐时,脸上没有露出意思胆怯。他沉着应对,积极防御,以极大的兵力劣势硬生生的挡住了进攻的大军。若非王德在淮西战场的突出表现,金兵铁骑早已踏破临安!
通过这22位名将的盘点,我们看到了南宋的辉煌与悲壮,他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但是都在特定的时间段为南宋做出了应有的贡献。